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榆阳:做好民生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来源:陕西日报 2018-09-27 07:38   https://www.yybnet.net/

榆阳区公立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儿童医院。

建成入住的第一、二期经济适用住房金阳小区。

榆阳区中心敬老院。

张利平赵星瑞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让人民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各级政府在民生实践中的最终目标。

近年来,榆林市榆阳区持续推进深化改革,始终坚持财政投入只增不减,统筹抓好“健康榆阳”建设、全民参保计划、五级养老服务、文化惠民工程、城乡安居工程等民生实事,构建现代民生体系,千方百计为民办事,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教育是民生之首。近年来,榆阳区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破解了一系列事关教育长远发展的重大难题,全区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发展成就。

教育建设投入前所未有,教育装备水平全方位提升。榆阳区累计投入近百亿元,实施了城乡学校新建改建、学科专业教师建设和现代教育实施配备等一系列重大教育工程,城区新建学校翻了一番,教师队伍增长了一倍,城乡增加5万多个学位数,办学条件基本实现了现代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老百姓多年呼吁的上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

教育惠民举措前所未有,人民群众获得感全方位提升。全面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实现零收费,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新建特殊教育学校,实行贫困学生全免全纳教育,因贫辍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幅提升学校公用经费标准,彻底解决了学校经费紧张的问题;稳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班主任工作津贴和教师绩效工资提高10%,一次性解决了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对所有教师实行免费体检、免费供应早餐。从家庭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都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教育改革力度前所未有,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全方位提升。榆阳区在推动教育公平、专家办学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打出了校长职级制改革、划片就近入学、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等一整套组合拳,推陈出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八条意见”,择校热、大班额、不开放、不均衡、师资弱、校长差等历史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教育质量变革前所未有,教育综合实力全方位提升。榆阳区实施了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内涵式发展、名校创建等十大工程,推动全区教育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2013年高标准通过了省政府“双高双普”验收;2015年建成了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国家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并以全省第一名的绝对高分昂首挺进省级教育强区行列;2016年又建成“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惠及榆阳百姓

医疗是民生之需。榆阳区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宗旨,以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三医”改革,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攻克改革重点难点,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

榆阳区以航宇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逐步在全区推行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确保签约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注重居民的获得感。目前,各医疗机构已组建服务团队并投入签约服务工作。

“预计到2020年,我们将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药品安全供应体系、行业监督执法体系、资金保障体系,形成‘五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榆阳区卫计局负责人说。

与此同时,该区还将进一步强化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属性,落实各种医疗实体的社会责任,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机制,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明显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努力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制度方面走在全省前列。

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群众住有所乐

住房是民生之要,“住有所居”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二五”以来,榆阳区将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统筹各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据了解,榆阳区保障性住房体量大,类型全,工程涵盖了现行安居工程所有类型,总量占到榆林市保障房总量的三分之一。2014年,榆阳区创造性地实施了货币化安置办法,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群众的住房需求。

按照“哪里有需求就向哪里延伸”的理念,榆阳区的保障房布局既涵盖中心城区,又布局园区矿区。中心城区共计建设保障房17602套,园区矿区建设保障房7645套。同时,该区放宽条件,应保尽保,购置型保障房申报中,除对住房、车辆、收入硬性条件限制外,其他全部降低申报门槛,租赁型保障房申报对象涵盖了各个层面,保障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353人,外来务工6080人,自主创业人员1304人,通过几年的住房保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

深化养老改革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

“我们积极探索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模式,深化‘医养结合、集中供养\’养老改革,为榆林市创造了可推行的经验。”榆阳区老龄办负责人表示,该区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已基本形成。

据悉,榆阳区已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老年人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老有所医”目标初步实现。

同时,榆阳区加大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力度,以居家养老信息政务中心为龙头,分区域建立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为辖区及周边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助老服务,开展个人照顾、医疗陪护、保健康复、助浴、休闲娱乐、精神慰藉、日间托养、配餐送餐等服务,采取无偿和有偿服务的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覆盖城区所有老年人。

此外,榆阳区还着力加强农村标准化示范化幸福院建设,探索长效运营机制和体制。目前,榆阳区农村幸福院发展迅速,已占到全区行政村的50%以上,部分乡镇实现了农村幸福院全覆盖。在此基础上,今年以来,该区出台了农村幸福院星级评定及考核管理办法,重点打造了10个规模大、功能全、硬件设施完善、管理水平高、经营好的标准化农村幸福院,起到了良好示范带头作用。

新闻推荐

榆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技术初验反馈会召开

本报见习记者王红霞宋艳霞报道9月21日,榆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技术初验专家组来榆对榆林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进行技术...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榆阳:做好民生实事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