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改革开放的“榆林成就” 榆林4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来源:榆林日报 2018-10-08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高苗 通讯员王晓锋

编者按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砥砺奋进,40年众志成城。在历届榆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勤劳智慧、开拓进取的榆林人民书写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壮丽史诗。

《榆林日报》从即日起开设“伟大历程 榆林足迹——庆祝改革开放40年”专栏,集中推出一批稿件,反映榆林市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激励榆林市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40年来,榆林从一个经济落后的地区成为全省重要的增长极,从物资短缺的地区变为消费快速升级的地区,群众生活从贫困正一步步走向全面小康……这40年,榆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榆林成就”。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7年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927倍

据统计数据,2017年榆林市生产总值达到3318.39亿元,是1978年的927倍,翻了9.9番。榆林市人均生产总值97811元,是1978年的619倍。改革开放以来,榆林经济总量在全国资源成长型城市中处于前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从三次产业看,1978年到1996年,在此期间18年,农牧业是榆林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1997年三次产业占比发生较大变化,二产占比首次超过一产和三产,实现了由农业主导向工业起步的转变。随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2002年煤炭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2006年榆林以能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带动榆林市二产占比不断攀升。到2012年后二产占比一直保持在60%以上,以“二产为主导,煤炭化工为代表”的发展特点成为榆林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大致经历了1978-1996年农牧业为主、1997-2005年轻重工业并举、2006年至今能化产业主导的三个发展阶段。

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农业工业等全面发力

改革开放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了社会总供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随着农业投资和财政政策的支持,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能力大大增强。2017年榆林市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62.85亿元,是1978年农林牧渔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5倍。地方财政用于农林水事务支出89.73亿元,是1978年地方财政支援农村生产的1364倍。2017年榆林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92.21亿元,是1978年的86倍,年平均增速12.1%。2017年粮食总产量165.89万吨,是1978年的2.7倍,创历史新高。

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对工业的投入逐年增加。2017年工业投资额达780.28亿元,是1978年工业投资额(含建筑业)的6053倍。

投入的增加带来了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1978年榆林市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676户,到2017年,仅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规上)的工业企业833户。许多产品从无到有,一些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大幅度增长。原油、天然气、精甲醇、电石、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工业产品从无到有,逐步形成了五大支柱行业,支撑榆林市工业产值稳步提升。2017年榆林市规上工业总产值4234.64亿元,是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063倍。

此外,交通运输方面,2017年榆林市公路客运量276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3.97亿人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19倍、28倍。财政金融方面,2017年榆林市地方财政收入312.94亿元,是1978年的1189倍,年平均增速19.9%;财政支出555.14亿元,是1978年的454倍,年平均增速17.0%。

社会民生稳步发展

群众有了满满获得感

榆林市教育事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师资队伍日益壮大。2017年榆林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52所。学校总数比1978年减少5205所,但招生人数却逐年攀升。2017年榆林市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累计招生202519人,毕业168451人,在校学生662239人。分别高于1978年13978人、53544人、99788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8829人,比1978年增加21795人。

改革为文化事业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推出了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艺术作品。经过40年来的发展,榆林市、县、乡三级群众文化网络已初步形成。截至2017年底,榆林市共有文化艺术馆13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182个,博物馆、纪念馆23处。榆林市有广播、电视转播台20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7%以上。

榆林市的体育事业已形成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多层次共同发展新格局。建成了一批大型体育比赛场所及设施。截至2017年底,榆林市拥有大型体育场1座,体育馆5个,游泳馆2个。榆林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平方米,为全民健身提供了基础保障。运动员多次参加各类运动项目,并获得了良好成绩。榆林市医疗机构数和床位数稳步增加,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整体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17年榆林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84个,是1978的9.9倍。

改革开放以来,榆林中心城区面貌日新月异。2017年,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8.4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四。城市道路四通八达,总长度达到1193.35公里。建成了榆溪河生态长廊、东沙生态公园、沙河公园等一大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8%,绿地率达到30.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9平方米。供热、供水、供气、排水等城市功能性基础设施长足发展,建成排水管网771.97公里、供水管网635公里、供气管网1985.28公里、供热管网460公里。先后获得了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称号,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验收。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美好生活”成追求新方向

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生活质量在原先“温饱”的基础上,即将实现全面“小康”,“美好生活”成为人民新的追求方向。

经济的发展,社会民生事业的投入,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到2017年,榆林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8元,高于全省1683元。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3元,突破三万元大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4元。

居民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城乡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转向发展性资料和享受性资料。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7443元,是1981年的65倍。消费的档次也不断得到提高,2017年全体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1.4%,比1981年下降24.9个百分点。食品消费已不单是城乡居民维持生存的需要,而是向营养化、休闲娱乐化发展,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上升。

在脱贫攻坚方面,2017年全年脱贫18361户61098人,截至2017年末,贫困人口为72279户170520人,数量逐年减少;2018年榆林市确定“11.4万人脱贫、3个县摘帽”的目标,榆林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

此外,2017年榆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2.12亿元,是1978年的182倍,居民商品购买能力和餐饮需求持续旺盛,内需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

新闻推荐

榆林市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现场会要求严守安全和环保两条红线

本报记者吕晶报道9月29日,榆林市召开榆林市煤矿、危险化学品及油气长输管道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现场会,促进煤矿安全攻坚行动...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改革开放的“榆林成就” 榆林40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