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花开满园照古城 榆林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事业成就综述

来源:榆林日报 2018-11-12 08: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徐子昕

改革开放40年,记录下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下榆林蒸蒸日上的发展,也记录下榆林文化事业从弱到强的拔节式成长,记录下这座城市全民尚文、浓墨渲染的沧桑变迁。

回望榆林文化事业的改革发展之路,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条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到多元、从落后到先行的道路。我们深刻感受到它给我们带来的无限的荣光、历史的责任和前行的自信。

从弱到强——

夯基础建大文化发展平台

“比赛中,选手们沿途会经过榆林老街、镇北台景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地,最后返回世纪广场。从历史文化厚重的古城区跑向现代气息浓郁的高新区,见证历史与现代在榆林的完美融合。”在前不久举办的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上,主持人热情洋溢地说道。

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加大力度补短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为榆林市文化大繁荣发展提供良好平台。目前,榆林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各达标7个;8个剧场投入使用,其中3个为A类剧场;已建成11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954个村(社区)级文化服务中心;登记注册博物馆23座,其中文物系统博物馆12座。

按照“城市农村统筹发展、事业产业均衡发展”的广播影视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榆林市还围绕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有线网络、直播卫星及电影放映工作,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全力推进项目实施。据统计,榆林市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59%、98.23%,每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6万余场,城市公益电影放映2000余场;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实施以来,累计投入14835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共安装直播卫星接收设备59万余套,受益群众达150余万名。

值得一提的是,榆林市在六楼骑街基础上设立的“榆林市古城六楼民俗文化展演”已成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2016年12月16日,榆林传媒中心正式成立。新的榆林传媒中心整合了榆林日报社、榆林广播电视台、榆林新闻网3家市级新闻单位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全媒传播,拥有报纸、电视、广播、网站、新媒体等传播渠道,成为榆林市乃至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一艘“超级战舰”。这是榆林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从粗到精——

创精品促文化大发展繁荣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榆林市上下与时俱进,实施舆论引导工程,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弘扬核心价值观,广电舆论引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文广局局长刘仲平表示,在积极做好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榆林市还一直致力于提升文化精品创作力度,勇攀文艺高峰。

“电视台创建伊始,广播电视仅是转播中央台的一些节目,并没有自办节目。后来,随着自办节目的产生和增加,广电作品能在全省获奖的寥寥无几。

近十年,是我们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进区域性强势品牌媒体打造工程,深耕精品力作,不断推陈出新,文艺创作得到长足发展的十年。”刘仲平说。

2012年11月,榆林广播电视台《百姓剧场》栏目拍摄的《甄能吹的故事》被国家广电协会评定为“第七届全国栏目剧‘金骐奖’作品类三等奖”; 2013年,《绥米唢呐》在“人文中国第三季——传承中国”全国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展评、展播、表彰活动中,喜获全国电视纪录片二等奖;2015年,《枣乡情歌》被评定为“第九届全国栏目剧‘金骐奖’作品类一等奖”……

2017年9月15日至10月5日,榆林市成功承办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值得一提的是,此活动由地级市承办尚属首次。榆林市共斩获3个文华优秀剧目奖、8个群星奖,大型原创音乐剧《余子俊》、大型现代眉户剧《陕北人》、大型原创晋剧《母殇》也得到广泛好评。

从点到面——

重保护打造文化旅游胜地

据统计,榆林市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3883处,占全省的28%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不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从开始的点滴维护到大普查大开发大保护,使榆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日益凸显,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好。

其间,榆林市开展的榆林史前文化、长城文化、民族融合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性成果;深入挖掘榆林文化的丰富内涵,推动榆林文化遗产进一步活起来,大幅提升展示利用水平;强化拔尖人才的培育,重点培养文物考古、科技保护与利用人才;定期举办相关培训班,整体上提升文博队伍的专业水平;立足榆林文物资源优势,推动榆林文博创意产品研究与开发;充分运用科学手段攻克文物保护利用中的重大难题和关键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文物考古和博物馆建设中的作用。

近年来,榆林市还争取上亿元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开展了30多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其中,明长城建安堡保护加固工程,2016年被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评为“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工程”,2017年被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榆林市联合延安、铜川两市文物部门开展的石窟调查工作,共调查了800多个疑似石窟点,最终确定石窟346处、窟龛800余个,并出版了《陕西石窟总目》(榆林卷),调查中还在神木发现了罕见的女真文字摩崖石刻。”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市文广局副局长杨颜如数家珍。

所谓“石峁一出天下惊”,目前榆林市文物工作的最大亮点当属神木石峁遗址。2011年,石峁遗址区域系统考古调查完成,2012年起重点发掘了外城东门址、韩家圪旦墓地、樊庄子“哨所”、皇城台等重要地点。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遗址的主要组成部分——石峁城址存续于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800年左右,系国内已知规模最大的上古时期(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城址。

此外,榆林市还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目前,榆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1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4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9个,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0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5个,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11人;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27个,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52人。

新闻推荐

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榆政国土资告字〔2018〕21号

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榆林市人民政府批准,榆林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拍卖方式出让3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现将...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花开满园照古城 榆林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事业成就综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