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路遥的早晨

来源:延安日报 2019-03-03 10:57   https://www.yybnet.net/

王翔

2018年12月18日上午10点,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当听到“鼓舞亿万农村青年投身改革开放的优秀作家——路遥”的名字的时候,作为陕北人,我感到由衷的骄傲,《平凡的世界》令无数读者感动,更令人感动的是作者路遥先生用生命在写作的伟大精神。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先生去世前在医院病床上为《平凡的世界》写的创作随笔,记录了他在创作时的思想和生活,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字里行间无不闪现着路遥先生创作时的身影。在这本随笔中,他说自己的早晨是从中午开始,因为经常写作到凌晨然后迷糊地睡去,一觉醒来已是正午。我的思想飘飘荡荡,倏然间,想穿过时间的风尘,回到那些早晨,去望一望他。

1982年,路遥因发表中篇小说《人生》,后被改编成电影而名噪一时,当时的他完全可以躺在《人生》带给他的温床上享受余温,但他不愿被《人生》定格,他想起一个很早很远的梦想——要写一部规模很大的书。在毛乌素沙漠无边的苍茫中,他决定抛开重重顾虑,开始准备写作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路遥曾为了这个开头用了三天时间,这三天里他焦急而痛苦,进而冷静下来,于是便有了这个平静而令人难忘的开头。紧接着,路遥便进入了《平凡的世界》具体的写作准备工作中。他阅读了大量书籍,且涉猎范围极广,为了准备作品的背景材料,他还翻看了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一种省报、一种地区报和《参考消息》的全部合订本,并随手在笔记本上记下有用的东西。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封闭生活持续了一年,他随即进入另一个“基础工程”——深入生活。这十年是中国大转型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全景式反映当时的生活风貌,必须要深入了解和全面体察生活,他考察乡村城镇、工矿企业、学校机关、集贸市场,他甚至详细记录在作品中涉及的区域环境中的所有农作物和野生植物、飞禽走兽、民风民情、婚丧嫁娶等等,他认为“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也就越大。”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后,他开始构思小说的篇章、人物、情节,开始梳理各个纵横交错的渠道,这张“大网”什么时候拐弯,人物什么时候出场,在哪里设置沟壑……当这一切在他心中都有了眉目并渐渐清晰的时候,从萌发动笔的念头到此时已不知不觉过了近三年。

路遥曾说过,“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他决定到一个偏僻的煤矿去开始第一部初稿的写作。煤矿的生活是闭塞的,生活条件自然也相对艰苦,闭塞的煤矿为路遥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写作环境,但也让他倍感孤独,幸而有一只“老鼠朋友”一直陪伴着他。

第一部20多万字的初稿完成后,路遥离开了煤矿,他自己说“这是告别地狱,也是告别天堂。总之,这将是一个永远难以忘怀的地方。”第一部发表和出版后,文学界和批评界并未给予过多的关注。然后,他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小县城完成了第二部的初稿,第二部完全结束时,路遥体力不支,开始求医看病,却并无好转,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黄土地,心想若能治好则万幸,若治不好便叶落归根。在当时的榆林地委书记霍世仁和行署专员李焕政的安排下,他来到著名老中医张鹏举先生的面前,他的身体在悉心调理下渐渐复元,他隐隐地担心自己不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平凡的世界》而留下遗憾,便不顾众人劝说,开始动笔写第三部的初稿。1988年5月25日,路遥在这一天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这一天起床后的“早晨”,路遥一边喝咖啡、抽烟,一边看着桌面上的最后十来页初稿,他想起几年前那个艰难的开头,百感交集,写完最后一个字时,他将手中的圆珠笔从窗户里扔了出去,他看着镜子里那张陌生的脸,已经苍老得像个老人,满是皱纹,憔悴不堪,不禁泪流满面。1991年,《平凡的世界》获得了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他的人生,令人肃然起敬,令人感慨唏嘘。贾平凹先生曾这样评价他:“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了干渴的路上。他的文学就像火一样燃出炙人的光焰。”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春风化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路遥先生被表彰为“改革先锋”,《平凡的世界》展现的是1975年至1985年这十年间的社会风貌,而中国的改革开放恰是始于1978年,路遥所留下的历史画卷,是经得住时代检验的,具有历史价值的,全景式反映了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路遥用他的人生、独立的文学品格与作品为新一代的我们留下了思考。他那坚韧不拔、永不放弃、开拓进取的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青年一辈不断汲取营养的精神源泉。

“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路遥的早晨,虽时隔多年,却依然熠熠生辉;我们的早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正澎湃有声地驶向明媚的远方。

新闻推荐

空中巡航守护回家路

本报记者杨晓慧摄影报道3月1日,榆林传媒中心新闻广播、交通广播联合金汇通航陕西分公司、市交警支队,开展以“空中巡航·守...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路遥的早晨)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