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玉林 今日北流 今日容县 今日陆川 今日博白 今日兴业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今日玉林 > 正文

从商号学徒成长为“西华”商号老板,以经营自行车零件闻名玉林城 周践谟:玉皇堂走出来的儒商

来源:玉林晚报 2020-08-11 07:19   https://www.yybnet.net/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周践谟在杭州。

▲《玉林市文史资料》收集的周践谟的文章。

▲《玉林市文史资料》收集的周践谟的文章。

7月13日,本报“走读西街”系列刊发《再进玉皇堂,细览古街老商号》报道,文中提到“西华”商号,日前有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建议我们写一下当初“西华”的老板周践谟。

近日,记者采访了周践谟的外孙、玉林师范学院的陈老师,通过他的讲述,再现了周践谟的从商经历。

周践谟生逢乱世,处于战争风起云涌的大变革时代,但他用自己的商业才华和努力拼搏,成就了一番事业。生意不算太大,却以经营自行车零件而闻名玉林。

A

从商号学徒,成长为“西华”商号老板

周践谟生于民国丙辰五年(1916年),自幼天资聪颖,读书时成绩不错。小学未毕业,父母就相继去世了。一个原来还算殷实的家庭,一下变得风雨飘摇起来。周践谟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身为兄长的他自觉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小学毕业后就到一家商号当起了学徒。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庭的贫苦,让周践谟做起事来非常认真、刻苦,很快就积累了不少做生意的经验。据陈老师介绍,周践谟不到20岁就结了婚,孩子出生后,家庭经济状况越发严峻。在这种境况下,他产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

周践谟早就看中了自行车零件这个市场。1938年广州沦陷,1939年西江封航,如此一来,运输广州湾的货物只能用肩挑单车载。自行车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运输工具,数量日增,自行车的修理、配件的销售和生产也由此兴起。周践谟通过种种途径筹了一笔钱,闯进了自行车零件销售这个行业。

凭着过人的经商才华,周践谟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开办了“西华”商号,并把生意扩展到了洋纱、药品等领域,成为了玉林城颇有名气的商人。

“周践谟的‘西华’商号,就在现在的宁屋角处,后来随着生意的扩大,还在民主路万花路段开设了多间商铺。”陈老师说,周践谟虽远称不上富商巨贾,但他能够从一名贫苦的商号学徒,一步步走上从商之路,并最终在商场上打拼出一片天地,实属不易。

在第10辑《玉林市文史资料》中《解放前鬱林手工业概况》一文的“自行车零件”章节有记载:“当时经营自行车零件业的,大多都兼营自行车销售,如新源、西华、利便……起初所售自行车零件除舶来品外,都是上海、广州、香港制造。”可见“西华”在当时的鬱林城颇有影响力。

B

到广州进货,一年往返无数次

周践谟是玉林城做自行车零件销售最早的商人之一。“刚开始拿货主要是去广州,由于本钱少,他从玉林带鸭毛、棉被等物品到广州卖,再购买自行车零件回来。”后来,周践谟跟货商熟络了,就采取邮寄的方式进货。陈老师说,为了不泄露商业秘密,周践谟写信给广州的货商时,使用的是暗号,比如“1”代表一种零件,“2”又代表另一种零件。

随着经营自行车零件的商铺增多,周践谟另辟蹊径,走起了“大众路线”,以比较便宜的本地货为主,以高档零件为辅。在他写的《解放前鬱林单车及零件产销概况》一文中提到:“鬱林出品的单车零件,规格质量可与广州上海制的相媲美,甚至有部分与进口货相媲美。其价钱比工厂出品的更为便宜,很受顾客欢迎,远销湛江、茂名、北海及南宁、柳州、桂林等地。”

“所有的零件他都明码标价,任由顾客选择,吸引了大批客户。”陈老师说,周践谟能迅速打开局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诚实守信,顾客走进店铺,不管买不买零件,他都热情对待。

为了降低成本,周践谟亲自到广州湾进货,还采取“走帮”的形式,即与其他商人结成一个“帮派”,大家一起走路去拿货。“人多可以有个照应。”陈老师说。

有了一定资本后,周践谟改为乘坐汽车去进货。那时的汽车还是烧炭的,动力差,遇到上坡时,托运货物的客人得下车在后面推。有一次,周践谟和一个同行包了一辆汽车到广州湾进货,在回到距玉林不远的一个山坳时遇上土匪。万幸的是,汽车刚刚上完坡,正驶到下坡的节点处,周践谟便拉着绑货物的绳索一脚跳上了汽车,土匪追不上来。

“一年下来,周践谟在玉林到广州湾这条路上,要跑上无数回。”陈老师说。2010年前后,陈老师驾车沿着周践谟当年进货的路线跑了一趟,感受周践谟当年的艰辛,并试图寻找进货地那条骑楼街,可惜,如今已是物是人非,再也无迹可寻了。

C

所写的文章

成为研究鬱林当时商业的重要史料

周践谟后来又经营起了洋纱。在第11期《玉林市文史资料》收录周践谟的《抗日前后,鬱林土纱布和洋纱的市场概况》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初鬱林洋纱洋布的发展情况。随着土布业的繁荣,1938年鬱林有人发明松棉机和纺纱机,利用旧棉胎经漂洗后制成旧棉纱,用来织布。

看到药品稀缺, 周践谟又通过多种渠道,从美国进口稀缺药品进行批发销售。还在多个地方购置商铺,生意越做越大。

解放后,周践谟顺应历史潮流,所有商铺与国营企业一起合营。其中,他的自行车零件销售商铺与玉林县化工五金公司合营。化工五金公司的门店位于现在的解放路,合营后,他和妻子都在公司门店上班,直至退休。

据陈老师介绍,周践谟温文儒雅,喜欢读书,写得一手好文章。上世纪70年代时,他应玉林县工商局之邀,写了几篇介绍玉林在清末民初时商业发展情况的文章。《民国时期鬱林商业和各行业摆卖散布情况》等文章被收编在《玉林市文史资料》中,文中写到当时鬱林城区内的各个商号的经营物品、经营状况,至今仍成为不少文史研究学者写学术论文时引用的重要史料。

在第8辑《玉林市文史资料》中,周践谟写的《解放前鬱林单车及零件产销概况》一文中,有一段如此写道:“解放前鬱林市场上的单车绝大部分为英国、法国、德国产,日本的极少。有克加路、红加路、飞列、红列、来里、三枪、狮牌等十余种,都是进口车……人们用来载重的多数是使用克加路、飞列,因其钢质软硬性比较好些,价格也比较便宜……”这些描述,是当时自行车销售行业情况的宝贵史料。

周践谟是玉皇堂走出来的一名儒商,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玉商”精明能干、勤劳俭朴、富于开拓、善于经商等优点,是那个年代成功商人的代表人物。

新闻推荐

关于公开征集玉林“十四五”规划 意见建议的公告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描绘玉林市未来...

玉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玉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从商号学徒成长为“西华”商号老板,以经营自行车零件闻名玉林城 周践谟:玉皇堂走出来的儒商)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