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董文锋)2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医改办获悉,截至目前,国家3年医改实施方案中期评估23项量化指标,我区有18项已提前完成,其余5项指标将于今年3月底前按时完成。其中,“一元看病”、“床旁结账”等多项创新举措为全国医改积累了先进经验。
医改实施以来,我区累计出台医改政策文件90多个,创新了“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用人机制、“托底不限高”的收入分配机制、补偿机制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模式。其中,过渡人员考试管理办法、绩效工资操作办法等为全国医改开创了新的思路,成为全国医改创新的典范。此外,我区出台10元一般诊疗费标准,个人仅需自付1.5元,成为个人负担最轻的省份之一。
2011年5月,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覆盖全区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月又延伸至全区所有政府投资建设的村卫生室,我区成为全国11个较快覆盖到村卫生室的省份之一。
医改启动以来,自治区3年医疗卫生支出达到514.4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41%以上。为实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标准化卫生室的目标,我区以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自治区财政筹资11.4亿元推进1.4万多个行政村的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程,筑牢了基层网底,创造了全国先进经验。
我区自选的3项医改任务也取得突破。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启动以来,我区艾滋病监测人数占全国的9.1%,在治病人病毒抑制率达93.9%,全国最高。实施母婴健康“一免二补”幸福工程和地贫防治计划成效明显,全区婚检率达94.12%,比2010年提高25个百分点,减少出生缺陷患儿9500多例。
在医改实践中,全区各地也进行了大胆探索,桂林兴安湘漓镇中心卫生院清理化债办法、柳州市工人医院“床旁结账”结算、玉林市容县罗江镇“一元看病,免费供药”模式等举措,不仅为全国医改积累了先进经验,也为我区持续深入推进医改增添了活力。
新闻推荐
许长江/绘刘琴/文新闻背景:容县灵山镇家家户户门前摆着一个橘红色的桶。该桶高22厘米,写着3个洁白的大字“积德桶”。小小垃圾桶冠名“积德桶”后,许多居民都冲着“积德”二字,自觉把垃圾丢进桶内。...
容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