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 北流新闻 容县新闻 陆川新闻 博白新闻 兴业新闻
地方网 > 广西 > 玉林市 > 容县新闻 > 正文

“夕阳红”传播正能量

来源:玉林日报 2015-07-20 03:42   https://www.yybnet.net/

文化是一方水土的灵魂。容县县底镇有一个老人群体,他们白首之年不改赤子之心,用春燕衔泥般的执着,默默守护和滋养着家乡的文化血脉……

老有所为,有一种作为叫锲而不舍

这是一个令人景仰的老人群体,他们当中有党员、干部、教师和农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力传承和发扬家乡文化。

容县县底镇是桂东南近代革命一个重要策源地,也是容县的革命老区。退休老教师陈柳成(已故)、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黎金源,还有陈有进、陈强西、陈东荣和陈树海等老人,他们自发走访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采访烈士亲属及村里老人,整理革命先烈事迹20多万字,搜集珍贵照片及先烈遗物一批。2003年,老人们成功建起革命老区纪念馆,2013年又筹资把纪念馆拓展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当起义务管理员和解说员,为一批批参观者深情讲述革命先烈英勇斗争的感人故事。这些老人花20年时间建革命老区纪念馆的故事,广为流传。

诗词对联和原味山歌,也是县底镇的特色文化。94岁的退休教师梁步祥、85岁的共产党员周茂槐,还有年近七旬的农民诗人李丽光、农民山歌手卢定汉、农民画师谢树光,他们怀着对乡情的眷念和感动,围绕县底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开展对联、诗词、绘画和山歌创作。老人们自办“石龙诗社”已有20年,已经出版《石龙诗联报》32期,多次面向全国征稿举行诗词楹联比赛,连续5年举办“三月三山歌文化节”,先后出版《县底诗词选》7辑、《县底史话》3辑和个人著作10多部。

老有所乐,有一种快乐叫无私奉献

老有所乐,乐在何处?县底镇的老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们以无私奉献为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敬重和赞誉。

俗话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为了支持乡村文化建设,老人们什么都舍得,包括捐献土地。2014年年初,县底镇县底村筹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县底村紧靠圩镇,有的年轻人认为这里的土地“含金量”高,导致建设用地落实过程中遇到困难。在年近六旬的韩业妆、区志雄等老人的带动下,村里的老人纷纷做儿孙的思想工作,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捐献自留地,共有20多户人家无偿捐献土地约6660平方米,顺利解决了用地难题。张绍汉、韩奎然都是80多岁的老人,张绍汉从平时节省下来的“养老钱”中捐款2000元;韩奎然从儿孙孝敬的“压岁钱”中捐出1200元……群众捐资热情空前高涨,村里共收到捐款7万多元。2014年12月,县底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如期建成,村民有了自己的“文化舞台”。

在县底镇,老人无私奉献已经蔚然成风。2014年,靖北村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退休教师陈阳光捐款200元,并主动为村里写标语搞宣传;农民老画师谢树光捐款200元,并想方设法发动热心人士捐资;70多岁的五保户杨美昌捐款100元、60多岁的五保户谢启光捐款50元,表示“一定要为村里出点力”。老人家带了个好头,村干部也不甘落后,靖北村4名村干部每人捐款2500元,全村收到捐款33000多元。

新闻推荐

容县抗日烈士纪念馆选手获殊荣

...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曾祖父的绰号2015-07-27 03:33
评论:(“夕阳红”传播正能量)
频道推荐
  • 硬地上铺砂子种草植树业主质疑小区绿化造假 事发柳州市颐和家园小区,林业园林部门称不符合绿化规范已叫停施工
  • 钦州港海关与钦州港同频共振10年 建设国际一流港口 打造对外开放高地
  • 万亩茶山变“金山”
  • 产业旺 乡村兴
  • 容县群众体育 风景这边独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