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把教师这个职业诠释得淋漓尽致。她,就是容县灵山镇中心学校老师曾庆媚。近日,她被评为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班主任”。
曾庆媚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她的两个儿子都是残疾人,大儿子10多岁才能一瘸一拐勉强地走路:二儿子生活不能自理,不会说话,根本没法上学念书。但是她能够既顾及家庭,又顾及学校的学生,以大爱之心为学生们引路。“她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乐于奉献,确实很优秀!”这是容县灵山镇中心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她的一致评价。
从教以来,曾庆媚爱生如子,潜心教育。2013年春季期,曾老师所任教的六年级一班里,有一个叫刘善凤的女生,由于父母离异,她由母亲抚养,但是母亲长期外出打工,吃、穿、住没有着落。曾老师知道后,很同情这个女生,也担心她。曾老师主动让这个女生住到她家里,并帮她买衣服,教她基本生活,让这个学生顺利地读完六年级。毕业那天,小刘依依不舍地在曾庆媚老师说:“真希望您是我妈妈。”
去年秋季学期,曾老师新接的六年级二班,班上留守儿童就有20多个,占班级学生总数的一半。曾老师建立了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资料,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兴趣爱好等,并经常找这些学生谈心,帮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其中有一个学生叫封仟浪,这个学生成绩差,纪律也差,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跟奶奶过,奶奶管教方法简单粗暴,经常打骂他,所以这学生从小就情绪激昂,仇视一切,孤僻。曾老师了解情况后,经常找他谈心,处处关心、鼓励他,对他取得的一点点进步,都在班中表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曾老师像她妈妈一样安慰他,让他把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曾老师还主动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让孩子多听到父母的声音,让孩子感到温暖。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明显进步,开始面带笑容,融入班集体中了。
曾庆媚每接手一个新班,她都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做文章。同时,还在班级设立了“说心里话”信箱,为学生开设一条可以倾诉隐私又得到保护的途径,及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困惑,难以解决问题。如:封海钟同学性格内向,平时与其他同学来往不多,显得孤僻郁闷。一天,她写信给曾老师说:“老师,同学们为什么不喜欢我呢?”曾老师就找她聊天,了解她的兴趣爱好,特长,鼓励她主动与其他同学一起玩。班队课上,曾老师让封海钟展示了自己的特长,这让她自信大增,也让其他同学重新认识了她。
扎根山村,曾庆媚也有特别骄傲的时候。她平时注意“两手抓”:一方面培养好尖子生,一方面通过尖子生辅导后进生,以先进帮助后进,以好带差,促进双赢效果。所接手的班级无论是怎样的基础,经过她的教育感染,她所任教的学科成绩都在镇的前茅。今年,她教的六年级的一个班,班上有30个学生考上了重点中学,曾老师逢人便说:“作为教师,学生成才就是最大的成就。”
作为资深教师,曾庆媚深知,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因此,她在学校开展“传帮带”活动,传授教学经验、热心解答疑难问题,以此提升教学团队整体素质,推动学校教学成绩上新台阶。
在同事眼里,她是“老黄牛”,在学生心中,她是“好老师”。从教33年,曾庆媚一直在平凡的基层教学一线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她用一颗对山区教育事业的奉献之心,滋润渴望知识的农村孩子们的心田。“教书育人是自己的职责,爱岗敬业是自己的本分。”作为一名朴实的乡村教师,曾庆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教师的崇高理想。被为人称道的教学育人成绩,让曾庆媚先后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德育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玉林市“十佳教师”。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