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一顶安全帽,开着一辆摩托车,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始终为了群众利益在蜿蜒的山路中坚定向前……这就是容县自良镇群众眼中的“李站长”。10年来,基层水利人李德新扎根容县自良镇水利站,为了解决自良镇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难题而积极奔走,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饮水工程让群众喝上干净水
在自良镇同江村江垌片,村民苏祖业每次看到清澈干净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流出来,心里就有种难言的欣喜。以前,与片区的多数村民一样,苏祖业自行抽水解决用水问题,抽上来的水不但浑浊,有时还有异味。2012年,李德新协助同江村村委开展同江村江垌片人饮工程,从八卦水库上游引水解决了江垌片群众的饮水问题,400多人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自良街3000多名群众的饮水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李德新的努力。自良街历来靠抽取江河水解决用水问题,由于水质差且供水极不正常,群众意见非常大。为解决这个问题,李德新独自深入各饮用水源地进行现场勘测,一个多月后提出了合理且易行的“从古旺水库引水”的解决方案。此后,从工程设计到现场施工,李德新始终坚守在工作的第一线,先后解决了送水管线走向及涉农征地等繁琐问题。特别是在工程施工完毕,从工程队撤离到工程验收、移交的这段长达10个多月的时间里,李德新主动到离镇2公里外的厂房义务值夜班,确保了这段时间里设备的安全。
记者来到自良镇水厂,李德新曾经值夜班的地方已经换了新的值守人。这个房间,只有一张由木板和砖头搭建的床,一张桌子,一口锅,几个小板凳。李德新感慨地说:“我在这里住了10个多月,晚上听着山里猫头鹰的叫声,心里倍感孤独,但是一想到再坚持几个月,大家很快就可以喝上干净放心的水,就不那么难受了。”
带头抗旱助农民保住下半年口粮
今年4月初,自良镇遇到了30年一遇的大旱。其中,自良村和大里村受灾最为严重,有1500多亩良田因严重干旱无法耕种,如果不及时解决,村民下半年的口粮就要受影响。李德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德新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做了详细的汇报,获得了大力支持,并全身心投入抗旱工作。当时,全面掌握全镇水利工作现状的李德新先后想了三套解决方案,经过现场勘测,最后采用了用时最短的方案,即从龙镇村垌头队建立抽水站,用1500米的管道送水。为了尽快缓解旱情,李德新和水利站干部、村干部、群众一起到田间地头扛机器、拉电线、抬水管、接接头……最后,仅用了5天,哗哗的流水就流进了旱区,1200多亩的农田终于解了渴。在确保自良镇主要农产品沙田柚及水稻生产的前提下,李德新还主动与镇分管领导及时制订出合理的工作计划,积极引导农户引种优质农产品,在受旱灾的农田种上了紫肉淮山150亩,百香果250亩,把农户因灾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民办实事改善群众生活
同江村村委不远处有一条八卦水渠,建于1958年,因年久失修,水渠中间积了许多泥土及垃圾,渠道堵塞灌溉不了农田,水渠旁的一些农田已经丢荒。今年,李德新与村委一起发动村民对八卦水渠进行了清理和疏通,水渠恢复了畅通。清澈的水流进农田,农民很快就在原来荒芜的田地里种起了绿油油的水稻。
“李站长扎根基层,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除了修水渠,他还积极投身村道建设、学校建设,让我们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同江村村委副主任李五荣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李德新除争取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配套资金16万元对八卦电站路段进行600多米的水泥硬化外,还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了30多万元“一事一议”配套资金对通往库区道路1600多米进行水泥硬化,并多次为同江村委建设及同江村道路硬化等捐款。经过几年的建设,同江村村委旁的村道已经大变样,原来凹凸不平、逢下雨便泥泞难行的泥路不见了,水泥硬化的道路平坦宽阔,村民出行更为方便。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