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入户评估工作。(韦捷摄)本报容县讯为打赢***攻坚战,容县扎实推进精准识别工作,确保在既定的任务时间节点,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进程。
◆夜以继日进村识“穷户”
10月以来,容县组织1660多名干部加入了精准识别工作队伍中,挨家挨户调查农户衣食住行,精准识别“穷户”。笔者在容州镇大榄村看到,精准识别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工作人员认真按照工作日程安排,进村入户,为村里的每一户人家进行登记,详细询问其家庭情况,将询问到的相关数据资料,严格按照评分细则认真做好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以及评分细则为其打分,并让户主确认后签上名字以确保无误。
据了解,扶贫工作队员采取“白+黑”、“5+2”制度抢时间全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利用夜晚和周末休息时间进村入户调查工作。容县黎村镇扶贫工作队队长、驻黎村镇贫困村第一书记欧祁胜向笔者说道:“我们新塘村,在县召开精准识别动员会后,回来马上部署,因为该村是贫困村,所以每家每户都要进行识别登记,一个也不能少。我们分成两个组对新塘村13个生产队进行精准识别,工作队员了解到农户白天时间大多户外工作不在家,就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早晚群众没有出工的时间或配备手电筒,利用夜晚深入到农户家中进行精准识别工作,每个组一天的进度,大概能够完成12至15户,11月上旬已全面完成新塘村的精准识别工作。”
此外,部分镇创新工作方法,采取“点、线、面”方法抓工作,先将精准识别工作在一个贫困村试点展开,接着把经验链接到多个贫困村形成一条线,最后再逐步在全镇各村面上铺开。在工作过程中汇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有序地推进工作。
◆后援单位助力工作有序开展
容县重视***攻坚工作,把力量侧重倾斜到贫困村,科学安排人力,增强贫困村的工作队员力量,各镇都想方设法为扶贫工作队员安排好住宿及创造良好的基本生活条件,确保工作队员能安心工作。杨村镇、黎村镇为驻本镇的“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员)配备了床铺、热水器、手电筒等工作生活用品,使工作队员能立即安顿下来,马上开展工作。
杨村镇平贯村、明山村是县农业局挂点联系的两个村,县农业局共派出18名工作人员,并提供棉被、蚊帐等生活必需品,让他们以最大的限度用心、安心开展精准识别工作。
截止11月4日,容县完成精准识别入户登记37380户146826人,占计划识别户数的67.13%,并收集新增贫困户申请书2390份,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闻推荐
▲村民正在查看改良后的八角树生长情况。...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