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容县松山镇陈村党员张家宗的养殖场,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养殖的泥鳅鱼已有两个手指大,如今正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说这话时,他显得信心十足。在陈村,张家宗的生意算盘打得最响亮,他养过猪,养过狗,种过土豆,种过百香果……当地人都知道,张老板对于种什么养什么,有着独特的眼光。
张家宗为何有这么敏锐的生意眼光?
“在南宁接受培训的时候,我听了一个教授关于经济形势的分析,觉得现在正是大好时势,正是继续扩大种养的好时机。”张家宗说,作为一名农村党员,有机会能到南宁接触到更为先进的市场经济理念,让他受益匪浅。
原来,容县注重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工作方式,以“五大课堂”搭建农村党员教育立体式平台,以“五培五促”教育模式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工作,帮助农村党员转变观点,提高其科学文化水平和经营管理致富能力,为容县新农村建设增添动力。
“入党以来,几乎每年我都会去参加培训,这令我大开眼界。”张家宗说。他的另一重身份是容县松山镇为农种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早在2007年的时候,鸿大种养业协会经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为容县松山镇为农种养专业合作社,成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经营这样一个经济组织,谈何容易?
在党的引导下,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合作社主要负责人先后接受培训,这让他们学会先进的管理经验,依靠科技和依托“支部+专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的经营模式,以猪苗养殖为主线,多业发展,种、养、加相结合,实行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产品销售,带领社员群众发家致富。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628人,党员10人,合作社年销售生猪40000头,肉猪2000头,销售肉桂、八角、沙田柚、番石榴及其他农产品,社员人均收入超1万元,并辐射农户8940户。合作社先后获得玉林市农业产业化示范合作社和广西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
“如今合作社发展得如此壮大,能带领父老乡亲走向致富路,这离不开党的引导。”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张家宗深有感触。他决心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反哺村里人。在家里,他与爱人开创了“农家课堂”,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免费培训本村的党员和群众,并定期聘请知名专家给农户传授养殖技术,发展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附近村民得益于此,“农家课堂”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种养能手。
这亦是容县组织流动课堂的目的。据了解,该县组织了30个授课流动课堂小分队深入边远村组,召开专题报告会、座谈会,并实地教学。“流动课堂”深入田间地头,对村民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手把手”教学。今年,容县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巡回15个乡镇,举办“流动课堂”105场次,培训党员群众4256人。
作为培训者的张家宗,在了解到这些政策后,无不感叹地说:“我如今又是学习者,又是教育者,这双重身份在我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新闻推荐
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木坪养殖基地。中央电视台到玉林市拍摄高架网床养殖模式。养鱼的农民收获了肥美的鱼儿。广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的养牛基地里,牛群在青山白云下悠闲吃食。广西绿野集团,"会飞的...
容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