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村)规范化建设后,厢南社区呈现新貌。“党员开会难,村民办事难。”这是容县以前缺少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办事效率低的真实写照。如今,社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情况又如何呢?
近日,容州镇北门社区居民刘波感慨地对记者说:“原来办事到处跑,还不一定能找到社区干部。现在,在社区‘一站式\’办事大厅,两分钟我就办好了电动车上牌的证明材料。”这得益于容县扎实推进社区(村)“规范化建设集中攻坚年”活动,使社区(村)整体形象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在过去,容县的12个社区中,仅有3个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500平方米以上,其余社区占地面积小,是典型的“竹筒楼”,无法设置“一厅六室两栏两中心”。为此,该县组织力量对各社区(村)辖区内适合作为规范化建设用房、用地选址的闲置办公场所、土地进行全面摸排,在此基础上形成优选、备选建设方案。“为解决全县社区(村)规范化建设办公服务用房问题,我们几乎走遍了县城每一个角落,最后通过新建、改扩建、办公场所置换和国有资产划拨等方式,使全县社区办公服务用房面积不低于500平方米。”容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清辉说。
与基础设施相配套的是社区服务群众的质量。容县将社区(村)干部培训纳入全县干部年度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以“政策法规、服务理念、文明礼仪”为重点内容的培训班,切实提高社区服务群众的水平。今年以来,县级共举办社区(村)干部培训班4期,培训3000多人次。此外,容县还推行了社区(村)干部实行与机关单位一致的作息制度,节假日实行干部轮值制度,对外公布联系方式和值班电话,让居民群众每天都能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
如今,通过开展社区(村)“规范化建设集中攻坚年”活动,容县12个社区和一大批村的活动阵地及干部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打通了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把社区(村)建设成为“居民群众向往的地方”的目标。
新闻推荐
▲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构成一幅和谐画面。▲房前屋舍的围墙,已变成了一条文化长廊。▲工人正在利用晴好天气修建凉亭。...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