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容县人民法院紧握时代的脉搏,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抓好各项工作的原动力, 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创新。在创新中亮点纷呈。
亮点一:在全国率先配置村级远程视频系统。“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既快速又方便,颠覆了我们传统的工作生活方式。容县人民法院探索多元化的便民利民方式,催生驻村调解办公室服务功能升级提速。该院在法院驻竹山村联动调解办公室,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远程视频综合系统。通过高科技与法庭连线,群众不出村便可以参加庭审或旁听。这种崭新的庭审方式展现在村民的眼前,给人耳目一新。“没有法官在现场的庭审,我是第一次看见,太神奇了!”这是竹山村参与旁听的一名李姓村民发出的感慨。
亮点二:用“八个一”维护好好老人的合法利益。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多已是全国各地存在的普遍问题。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要维护好老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以新思维、新方式的司法服务理念,让老人在孤单中感受温暖。该院推出“八个一”(一批维权岗、一批法律服务点、一批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一个远程咨导中心、一个村屯科技法庭、一封倡议书、一批典型案例和一个“五老”普法宣讲团)做法,仅在2015年就为老人解决各类问题150多个,得到了容县县委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频频赞扬。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推荐其为全国老人法律维权工作先进集体。
亮点三:设立 “法院驻农村信用社调解办公室”。如今,金融借款案件多发,恶意拖欠贷款的现象屡见不鲜,一定程度制约了银行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如何营造依法经营、诚信创业、和谐发展的农村金融环境,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该院做法是在玉林市金融系统设立第一个调解室,即在该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设立“法院驻农村信用社调解办公室”,并在全县各镇设立了调解联系。近年来,通过家门口式的诉前调解或依法审判的方式,审结案件100多件。还对 “钉子户”进行了“一对一”零距离的法制教育,促使一批法制观念淡薄的“老赖”的法制意识和思想观念有了明显的好转,150多户贷款户签订《还款计划调解书》。该院帮助信用联社追回不良贷款1600多万元。
亮点四:成立首家法院远程咨导中心。容县外出、外来人员诉讼案件逐年增多,案件当事人为打官司两头奔走,费时费力。该院成立了玉林市首家法院远程咨导中心,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和网路QQ平台,推出“电话预约、电话立案、网上预约、网上立案”等服务。2015年均为150多名群众提供了实时的法律咨询、意见反馈、立案指导、案件查询、网上立案、网上调解等在线服务。更重要的是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当事人和偏僻山村出行困难的群众,拓展了诉讼渠道,让她们足不出户享受到法院的上门立案服务。
亮点五:率先挂牌成立了“法院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该院探索建立诉前联动调解机制,在玉林市率先挂牌成立了7个“法院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推出“院为中心、站有法官、法官包村”的法律服务网络。联动调解办公室的建立,将边远农村“家长里短”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法官沉下去“接地气”,由“坐堂问案”变为“上门服务”;将法庭、综治办、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力量融入社会矛盾纠纷的大调解体制中。2015年,法官通过进村入户、上门走访、带案下访,诉前调解、巡回审判和工作联席会议的方式,排查矛盾纠纷130件,调处纠纷121件;法官与各部门联合调解276件;巡回开庭(调解)51次。驻村联动调解室名副其实成为社会的“稳定器。驻村联动调解办公室便民司法的经验做法,得到了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罗殿龙和玉林市委政法委书记韦绍仕的批示肯定。
新闻推荐
罗飞凤老师在教室启发学生学习语文。...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