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花架长廊护栏管安装LED树灯,将公园打扮得更漂亮。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引导大家齐参与"生态乡村"建设。
龙镇公园飘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新闻提要
容县自良镇龙镇村位于自良镇北部,距自良圩镇3.5公里。全村分为塘肚、垌头、朱砂3个自然片,16个村民小组,827户,人口2563人。近年来,该村村民围绕“营造生态、自然、优美的宜业宜居环境”的目标,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结合本村生态资源优势,合理科学地进行村庄规划,村民主动自筹资金,建设一个占地面积300多亩,融健身、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生态文化公园。这件大好事,美了村庄,乐了百姓,农村建设焕发新活力!2015年,龙镇村被自治区爱卫办授予“自治区卫生村(屯)”荣誉称号;被玉林市“美丽玉林”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授予2015年“玉林市生态乡村示范村屯”荣誉称号。
“在村里生活了大半辈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农民有了自己的公园;还有了2公里长的宽阔又整洁环村水泥路,房前屋后都进行了绿化美化。这全靠村里一批热心家乡建设的年轻人,他们在事业有成后不忘为家乡作贡献,龙镇村才会有今天的美景。”近日,容县自良镇龙镇村90多岁的老人赖振琼向笔者谈起村里的变化,脸上洋溢着笑容。
不等不靠,村民有了自己的生态公园
龙镇村生态文化公园,位于自良镇龙镇村的宝鸭山上。村生态文化公园的“变脸”,是村民们积极投工投劳,共同参与家乡建设的结果。龙镇村党支部书记张秀玲介绍,龙镇村是个有2500多人口的村子,由于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生态文化公园一期工程就投入90多万元,其中肖俊、肖蔚分别出资8万多元。为了把这个公园建设好,村民们热情高涨,踊跃捐资捐物。“今后,村民将会有一个更优雅、更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
作为经济能人,肖俊对建设生态文化公园一直保持高度热情,除了捐资,还连续6年出资购买树苗,坚持不懈地在龙镇公园的旧址上植树造林,并掏钱请人清理公园旧址上的杂草。为了村中绿化整齐划一,他还将自己母亲亲手种植的一丛竹子砍掉,种上了观赏树木。
在龙镇公园建设资金遭遇瓶颈时,肖俊、肖蔚主动承担公园文昌阁建设的所有资金。肖广则自己掏钱,买回了一株价值2万多元的“牛甘树王”。同时,公园还种上了沉香树、香樟树等名贵的树种以及桂花、樱花等各种花木,公园里鸟语花香,绿意盎然。
“大家这么积极捐款,出钱出力,都是为了村里有更靓的环境、更好的未来。”肖蔚说。
向“美丽龙镇·生态乡村”提档升级
龙镇村基础功能不断完善,变得更美了,村民又动了深一层心思——发展本村特色生态旅游产业,激活乡村游、生态游。村议事机构开始谋划建设200亩沙田柚观光体验园,打造荷塘观光农业示范带,修复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井,把村委会门前的龙镇塘改造成观光荷塘……正因为是绝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大家让田献地、筹资投劳,使得各项工程建设进展十分顺利。
在龙镇生态文化公园的文化墙上,“自强不息、文明奉献、和谐包容、团结奋进”这16个字显得特别醒目,这是村民倡导的“龙镇精神”。文化墙上还有建设公园的捐款倡议和光荣榜、公园管理村规民约、爱护公园倡议书等。特别是其中的生态乡村建设纪事,翔实记录了龙镇人追求美、创造美和呵护美的点点滴滴,字字句句感人心怀、催人奋进。据了解,该村还巧用春节这个假期,加大开展生态乡村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发动村民搞好村里的环境卫生,做好绿化美化工作。
“这里的环境太美了,就像到了世外桃源……”初春时节,穿行在龙镇村,目之所及,乡村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早春的龙镇村,一派美丽和谐的乡村新景象。
新闻推荐
罗飞凤老师在教室启发学生学习语文。...
容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