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日法制宣传,陈业锋接访群众。“我心中有一杆秤,盛的是百姓的信任,秤砣就是我的良心。”这是容县人民法院法官陈业锋的座右铭。化解矛盾纠纷,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当地群众心中,30多岁的法官陈业锋,经验丰富、热情周到、廉洁无私。群众发自内心地说:“这位后生仔,真不错!”
雨中上门立案,方便年迈群众
2015年5月的一天,大公村村民杨某某打电话到杨梅办案点,接电话的正是陈业锋。
杨某某反映,一年前,其与阿军、阿光等5人到该村双底队的农户家中伐竹,然后雇佣司机运竹材到杨梅村三十六垌头彭某某的竹签厂。过称、计算好金额后,彭某某开具了一张未付竹材款的收据给他们。后来,其要求彭某某给付竹材款时,遭到拒绝。杨某某请求法院立案处理。
大公村山高路远,出行不便,5名原告均是山区农民,年纪都比较大。陈业锋当即决定上门为他们办理立案手续。
在办理现场,5名当事人连声说道:“没想到下这么大的雨,陈法官还走这么远的路上门为我们办事,真好!”
巧断损赔纠纷,化解赡养难题
李亮(化名)一纸诉状将4位同胞兄弟告上法庭。多年来,他家一处责任田里的农作物屡次被人破坏,他怀疑是几个胞兄所为。
陈业锋在调查中得知,李亮除了有4个同胞兄弟,还有3个姐妹。姐妹们虽已出嫁,但长期以来,兄弟姐妹们因为赡养老人问题与其多次发生争执,这起损赔纠纷只不过是导火线。
看似简单的纠纷却“案中有案”,关键症结所在看来是赡养问题。陈业锋将情况上报后,把庭审开在了李亮兄弟5人所在的村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致富。”陈业锋适时对双方进行深入浅出的释法和说理,并从感情方面引导双方当事人注重同胞手足之情,妥善解决纠纷。
被起诉的兄弟4人对李亮将他们告上法庭一事气愤不已。旁听的3位姐妹一边倒地帮在被告席上的4位兄弟说情。陈业锋将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已经有了打算。
等旁听群众离开后,陈业锋组织陈亮兄弟姐妹8人围坐在一起谈心。陈业锋说:“今天我们撇开案子不讲,谈谈赡养老人的事情。赡养老人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随后,他罗列了我国《宪法》《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关于赡养老人的相关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说到这里,李亮兄弟姐妹8人都低下了头,“陈法官说的句句在理,我们以前的确是做得过分了,今后大家会互谅互让,让母亲过一个舒适愉悦的晚年。”
“在农村有句老话叫‘一辈官司十辈冤\’,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很可能在百姓心中埋下心结,甚至连兄弟姐们都反目成仇。”陈业锋说,“我始终认为调解就是用群众听得懂的方式解决问题,比用法律直接作出判决效果要好得多,只有调解能够消除当事人心理上的对抗,更加有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尊重双方决定,妥善处理离婚纠纷
小兰(化名)与其丈夫小宇(化名)经人介绍相识,经过短暂交往后,双方确立恋爱关系并登记结婚。婚后,双方因生活琐事经常争吵,小兰因此经常离家外出。小宇及其家人多次与小兰沟通,希望其能回归家庭,但小兰仍我行我素。
一天,小宇在电脑中发现妻子与他人裸聊的视频记录,夫妻矛盾进一步激化。小宇与妻子协议离婚无果后,便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案件的承办人是陈业锋。
考虑到被告是女性,且涉及当事人的隐私,为了避免小兰尴尬与抵触,陈业锋安排了女干警负责案件的送达,并且决定不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庭前调解过程中,陈业锋抱着劝和不劝分的想法,利用3个多小时对二人进行耐心调解,但双方均没有和好的意愿,最终还是选择分道扬镳。在陈业锋的主持下,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妥善地处理了夫妻共同财产和债务。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没有共同意愿携手走下去的夫妻,我们尊重他们的决定。”没有成功劝和两人,陈业锋还是有点遗憾。
新闻推荐
...
容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