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守洋(滕州)
这次到台儿庄古城,不再是来去匆匆,因为要做一个展馆,在这里小住几日,没想到这一住不想再走。
第一日
多云转阴
跨过台儿庄古朴、宏伟的古城门已是中午时分。用过午饭,我和同去的小聪入住了一家酒店。
酒店名叫台城客栈,坐落在大衙门街中部,街两旁多是卖地方名吃和旅游纪念品的商铺,什么张家狗肉、冯家驴肉、江北第一陶等,不远处是著名的翠屏学馆和隆裕大茶楼,酒店是一座青砖、青瓦、木制走廊的二层小楼,后面是古城的一条内河,河道不宽,不时有游船穿过。
夜色降临了,那挂在房檐下的大红灯笼齐刷刷地亮了起来,房顶上的青瓦被金黄色的射灯一照,整个古城像涂了一层金箔,恍惚中仿佛置身于金銮宝殿……
伴着夜色,我漫步在古城的大街上,向着西面城门方向走去。没走多远,只见前面有一堆人在瞧什么热闹,走近一看,原来这儿的艺人正给游客上演皮影戏,只见戏中人物身着古装,手拿刀枪上下翻滚,打斗十分精彩,加上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配音,博来观众连声叫好!
再往前走,是一个小广场,名叫驿站广场,广场北面是三恪堂,东侧的墙面上是一个用图片合成的立体雕像,一名小战士腰上绑满了手榴弹,将要与鬼子同归于尽。这里讲述了台儿庄战役一个真实故事,让很多路人驻足,有人好奇地用手摸一下,看是照片还是雕塑。
广场中间一台老式放映机正在播放电影《血战台儿庄》,西面房屋那堵白墙成了大幕,尽管影像很模糊,可观众一个个神情专注,影片把人们带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再往西走就到了“水陆通衢”这座古城的标志性牌坊。离牌坊不远的参将署显得庄严而肃穆。只见参将署前几堆篝火已摆在中央,红男绿女腰缠丝带正翩翩起舞,一场联欢拉开了序幕。震天的锣鼓,清脆的歌声,仿佛要把古城的青春唤回!
抬头看,步云桥畔的大型电子屏幕上正在播放CCTV海峡两岸《走进台儿庄》专题片。步云桥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桥,此刻正静静地卧在古运河上。它用它下面的桥孔,向人们敞开了一扇扇窗口,供人们欣赏如诗如画的古城夜色。
这时古城又有成群结队的游客涌入,原来是专程来观赏夜景的。附近有码头,人们争先恐后地登上游船,迫切地划往古城深处,去探寻古城的神韵。
回到房间,洗漱完正准备入睡,忽听窗外传来姑娘清脆甜美的歌声和阵阵欢笑声。“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这歌声就在跟前,我推开窗户往下看,只见姑娘摇着橹,那挂满大红灯笼的船儿在水中慢慢地划向远处,身后留下无数条跳动的金色的波纹。叫好声、掌声又从远处传过来。
倒在床上,闭上眼睛,忽然窗外又传来摇橹声和姑娘甜美的歌声。
这一夜,是伴着歌声入睡的,很香、很甜。
第二日
小雨
清晨,我被窗台上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唤醒。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树叶和花草都变得水灵灵的,下面青石板路上就像抹了一层油,油光发亮。
早点是在一家客栈的后院食用的。走进餐厅,仿佛空气中都在飘着古筝声,透过餐厅的大玻璃,能欣赏到满院的花木,红红的枫叶,肥大的芭蕉,奇异的石榴。地上长满了橙色和洁白的菊花,还有五颜六色叫不上名字的花儿。
路上,行人打着各色雨伞,感觉像流动着的多彩蘑菇。文汇酒楼前有一尊铜铸雕塑,一位剃头师傅正给一孩童剃头,只见雨水从“他”额头上往下滚落,鼻尖上下巴上挂着雨滴,像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我不由地从心里道了声:师傅,辛苦啦!
这次在古城做的一个艺术馆项目,馆址已经选好,两层小楼,坐西向东,仿古建筑,雕梁画栋,颇为典雅,加上紧挨翠屏学馆,又多了几分文化气息。临近中午,设计方案已基本敲定,大伙刚要休息,忽听外面传来哐哐的铜锣声,接着便听到有人大声吆喝着什么。出于好奇,我拉开已上了栓的大门,进到走廊往下一看,街巷两边已站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只见一打扮成皇帝模样的人,身着龙袍,手摇纸扇,大摇大摆向这边走来,身边是皇妃陪同,前面有官兵鸣锣开道,左右有侍卫手持长矛护驾,后面是长长的一队宫女,个个身段窈窕,艳丽无比。来到翠屏学馆前,那“皇上”突然停下脚步,身边一驼背人向“皇上”介绍着什么,“皇上”不住地点头,纸扇在手上打着节拍,连声说好。随即转过身来继续向前巡游。此时,开道声、哐哐的铜锣声再次响彻古城上空。
出门一打听,方才知道刚才那一幕是乾隆皇帝巡游台儿庄的情景剧,每天都按时段演出,看来,古城台儿庄的文化大餐也是那么丰盛。
整个下午,我是在船形街度过的。
船形街位于大衙门大街的中段,往南过至尊桥便到。因整个街道呈椭圆形,中间围着一条石砌木雕的仿古大船,故得其名。这条船建得气势宏大,船头巨龙喷水,宛若悬河,船体戏台高筑,古色古香,一出柳琴戏,直演得船上船下挤满了观众。
船形街其实是一条极具特色的商业街。这儿不仅有当地有名的土陶、泥人、木制和布制品,就连安徽歙砚、潍坊风筝、杭州雨伞这样的国内名品也在此安营扎寨。
我这人平日逛街的特点是走马观花,而在船形街的枣庄泥人刘商铺竟坐了大半个下午。我欣赏工艺师把古今人物塑得活灵活现,更欣赏把现代人,特别是山里人塑造得诙谐生动、夸张至极。浓郁的生活情调和对人物的准确把握,让我对眼前这位40多岁的工艺师由衷佩服。而他给我讲述的一段学艺过程,也许我终生不会忘记。他告诉我,年轻时酷爱艺术,但因家里穷,上不起艺术学校,更没有画模特的条件,为了能准确把握人体,他就到澡堂子给人搓澡,一边挣钱,一边观察,回家后再凭记忆反复去画,就这样打下了人体造型的基础……
夜在不知不觉中又来了,我和小聪向运河岸边走去,听人说那儿有醉人的夜色,还有诱人的美食。
第三日
天气晴朗
昨晚我换了个地方居住,从台城客栈搬到了彭启客栈。客栈就在船形街东邻,这儿环境更好些,三面有水。
夜里睡得很踏实,清晨睁开眼便看到阳光已射到床头上。我不由心中一阵狂喜,前天是阴,昨天是雨,今天是晴,真是上苍赐给我的福气!匆匆洗漱完毕,带上相机,我便出门去拍古城晴朗的早晨。
我沿着月河街往东去,街两旁尽是些有名的建筑,什么闸官署、保寿堂、兰婷书寓、胡家大院、道升酒坊。街道不宽,两边各有一条窄窄的水渠,水儿在欢快地流淌,草木古树绽放着浓浓的绿意,阳光透过树的枝叶,金子般洒落在石板路上。
在郁家码头的广场上,我停了下来,这儿是月河街与顺河街的交汇处,古运河由西向东在这里突然掉头向南流去。站在码头上举目四望,会让你目不暇接,感慨万千。
此时的古运河上面被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对岸新起的仿古建筑海市蜃楼般映入眼帘,岸堤上红花绿树还有那一簇簇挺拔的翠竹,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高洁与俊秀。身后是不同风格、不同造型的建筑,望河楼、天主堂、台庄公馆、崇华楼、闵丰号、晋元号沿着顺河街一字儿排开。此情此景,你会有时光倒流、置身中外的美妙感觉。
好了,我想在此停下脚步。
因为我知足了。
这三天,我在古城遇到了三种不同的天气;这三天,我的视觉被古城的大美所包围;这三天,我的心灵被古城复活者的大智所震撼!
打点行装,我和小聪缓缓地走向古城的西大门,我来的那个方向。
不想和你说再见,那一回眸好像穿越了千年。
本版摄影 张楚晗 谢经岭
新闻推荐
...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