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书记要走,我是最舍不得的。他给村里带来的变化太大了。”4月11日中午,满广坤笑称,这一年来他和王豫生就像“夫妻”,王豫生在外为北山村争取项目资金,他把项目落到“家里”,把钱花好。在满广坤看来,王豫生的到来使北山村的发展至少前进了10年,更为重要的是,也解开了那道曾困惑他和很多人的“能人治村”难题。
“千万富翁”的困惑
44岁的王豫生是省经信委去年4月下派到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北山村的“第一书记”。北山村是一个北靠山坡、西邻岩马水库的山村,省道店韩公路沿村西穿过,全村274户1094人,共有可耕地350亩,人均约0.32亩,年人均收入3350元,多年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青年人90%以上外出打工。
对于这样一个后进村,冯卯镇也曾试图让一位“能人”带领北山村走上富裕道路。这位“能人”就是今年49岁的满广坤,现任北山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满广坤是北山村第一个资产过千万的人。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从17岁就拉地排车贩卖水果、倒腾鸭苗,后来跑客运、搞冷储,如今是冯卯镇响当当的企业家。2007年,在镇上主要领导动员下,满广坤回到北山村担任支部书记。
时隔十三四年再回到北山村,满广坤很想甩开膀子干一番。北山村道路状况差,满广坤便从道路入手。除了自己捐款,他还动员村民捐款修路,然而,仅仅修了1公里,便再也修不下去。此外村民吃水面临困难,电线线路老化,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钱,可是村里最大的难题就是没钱。2007年至今,满广坤为村集体垫付的资金累加起来已近二十多万元。“所有钱都是我来出,时间长了我也受不了。”
上任没多久,村内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矛盾很快就弄得满广坤找不着北。“做生意风生水起,为何管理一个村就不行了呢?”不仅满广坤困惑,包括镇上领导在内的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打通山村的向外通道
就在满广坤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王豫生来了。其实,刚得知“第一书记”要来村里时,满广坤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以前下派干部来村里转转,带点扶贫款或物资,然后就不见踪影了。下派干部一走,村子还是那样。”
去年4月14日,王豫生以“第一书记”的身份来到北山村。14天挨家挨户摸排情况后,他理出了村内亟待解决的两大难题。第一个难题是路。村中间有一处“断头崖”,最深处达12米,宽200米,把整个村子分割成两半,断头崖两边的群众开三轮车都要借道一公里绕行外村。填平“断头崖”,是全体村民多年的心愿,也是村两委多年的难题。第二个难题是一块地。村里有一块靠近公路的集体土地,多年前由上届村班子承包给了一农户。按照合同,租期已经到了,应该收归集体,但承包户一直拖延不交。
路和地,王豫生决心啃下这两块“硬骨头”。要完成这两件事,最关键的问题还是缺钱。王豫生经过多方协调筹措了20万元,再加上“第一书记”专项资金,修路的钱很快就有了着落。满广坤说,过去他自己再怎么折腾,也只能是局限在北山村内。王豫生来到后,一下子打通了村子向外连接的通道,立马就活了。去年12月,昔日的“断头崖”变成了笔直畅通的“连心路”,不仅如此,王豫生又筹措资金和物资,修了村内另外三条路,加上原有的两条,村内形成了三纵三横的路网,过去车辆根本无法进出,如今可以任意穿行。困扰村民几代人的难题得到了解决。
为了解决“地”的问题,王豫生和村干部找到承包户,从土地承包政策入手,分析其违反合同法的危害,表明村“两委”的态度。一看省里来的下派干部,承包户很快妥协了,最终顺利把地收回了村集体。
村里的变化,大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王豫生和村班子的威信一下子提高了。刚到村里时,有次王豫生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听取村民意见,满广坤告诉他还是别开了,因为老百姓都不愿参加,有时只能通过发洗衣粉、肥皂的办法吸引大家。满广坤说:“现在不用发洗衣粉,大喇叭一吆喝,都来了,大伙心齐着呢。”
激发山村内生动力
北山村山多地少,村民素有种植樱桃、油桃的习惯。但是村里每人只有3分多地,就算全部种上樱桃,一年收成也没多少。要想让村民尽快走上致富路,必须想别的出路。上任6年多来,北山村发展出路问题一直困扰着满广坤:“外面发展得太快,农村跟不上趟了。没有外面的支持,农村只能继续封闭。”
王豫生测算了一下,过去一年,他为北山村带来了600多万元的投入。短时间内大量资金和物资的投入,北山村的改变可想而知。然而,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却让王豫生对北山村的今后发展有了新的思考。
原来,前不久,村里打好深水井后,按原来约定,水管线铺到谁家,谁家就要出义务工挖沟。可是水管拉来三四天了,还有村民家门前的沟没挖好,以至于延误了整个村子水管铺设进度。这让满广坤大为光火,在大喇叭中一通训斥:“打井不用花钱,水管不用花钱,还想怎么样?谁家不挖沟,明天就把水管拉走!”没挖沟的村民才赶紧行动起来。
这件看似很小的事却对王豫生触动很大:为什么村民会短时间就有了惰性?王豫生分析说,这件事的背后可能正是困扰农村发展的根源所在,“农村自身发展,关键还要靠内因。再多的外援,如果村民自身不努力,村子照样停滞不前。激发农村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是最关键的。”
北山村的内生动力从何而来?王豫生认为,“第一书记”除了对村子帮扶,还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带动村干部发挥作用,进而激发内生动力,带领群众寻找合适的致富门路。这应该是今后帮扶中重点考虑的事情。
其实不仅是北山村,目前绝大多数落后农村的发展都面临这种情况。北山村的变化,让周边村民坐不住了。满广坤说,附近村子同样是一位“经济能人”的村支书几次找到镇上负责人,“下一批第一书记什么时候来,一定要给我们村派一个来,我把他们的办公室都准备好了。”
□贾瑞君
转载自2013年6月8日《大众日报》
新闻推荐
BRT的开通让五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公共自行车的投入使用也给人们的短途出行带来了便利。家住薛城区国税局宿舍的张女士,就是这些公共交通设施的最大受益人。 刘女士家住薛城区,却在市中区...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