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姓孔,是《枣庄晚报》的读者,我想给‘怪病\’孩子提供点帮助。”8月6日上午10点,一读者拨打记者电话说。仅一上午的功夫,记者就接到了10个电话,均和11岁的“怪病”孩子小鑫鑫有关。
台儿庄区巫山村吴先生年仅11岁的儿子小鑫鑫,自6月12日发烧至今快两个月了,孩子四次住院,病情反反复复。虽然去了上海、北京的几家大医院,但仍没有找到病因。本报记者接到求助电话后,8月6日以《得了莫名怪病家人着急万分》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一位女士告诉记者,她细细读了文章后,根据孩子的各种症状,判断孩子的病可能与重金属有关系。“有些重金属对人体影响的症状就是抽搐、头晕等,家长可以给孩子检查一下,看看孩子的病是否和重金属有关。”另外两位女士则不约而同地告诉记者,是不是孩子受了惊吓,根据她们养育孩子的经验,孩子易生气、失眠、夜间盗汗、食欲下降、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和受了惊吓有些相似。
最令记者感动的还是家住幸福二区的孔老先生,孔老已经80多岁了,原来是枣矿集团枣庄医院的医生。已经80多岁的他一个字一个字读完文章后,致电本报热线。他告诉记者,根据文章的叙述,孩子可能有脑炎后遗症和神经方面相关的病症。“麻烦你问一下孩子在哪里,如果在枣庄的话可以来我这里,或者我上门去,义务帮他诊断一下。”孔老说。孔老并告诉记者,如果是神经方面的病,他可以联系北京的一位老朋友帮忙——北大医院的林庆教授,林教授自1961年以来从事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现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癫痫中心副主任。“孩子的病情耽误不得,需要的话,我愿意为他去北京一趟。”孔老和蔼的语气里,透出浓浓的关切。
记者立刻将上述好心人的关心转告给了鑫鑫的父母,不巧的是,他们一家已经又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我们已经在去北京的火车上了,谢谢好心人的关注……”吴先生在短信里告诉记者。
11岁的孩子到底得的是什么“怪病”,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记者 邵士营 实习生 刘国正 种冰雪)
新闻推荐
周公瑾 如今的人情消费市场中,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越来越受市民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曾经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也逐渐走进市民的生活,人情消费正在成为奢侈品的拥趸,并逐渐呈现“...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