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智李可 张萌
“这是我的家吗?房前的臭水坑填平了,屋后的垃圾堆没有了,杂乱的违建拆除了,如今是花团锦簇,赏心悦目。才出门半年,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家呢?”一位外出务工的李先生在自家门前的街道上茫然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忙碌了一天的男女老少便会三三两两地来到全市数十个文化健身广场,或散步,或健身,或聊天,或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以前,这里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现在变干净了,变漂亮了,晚上吃完饭就想来散散心,感谢政府为群众做了一件大好事!”正在散步的王大爷对笔者说。
是啊,昔日的臭水沟,改造成了景观带;旧时的垃圾场,建成了小公园……现在的枣庄,一条条街道宽敞整洁,一处处游园绿树成荫,一个个小区环境宜人,一排排街店靓丽统一……在街头、在社区,市民悠然自得,游客畅快惬意,整座城市到处洋溢着健康幸福与和谐文明。
这一“精彩转身”得益于省级卫生城市的创建,正是缘于全市上下合力演奏的创卫“交响乐”,才有效改善了城镇环境面貌,方便了群众的衣食住行,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指数。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所提出的“以创建省级卫生城市为载体,为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安全有序的人居环境,这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卫不仅是为了荣誉,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群众造福的具体举措”。
2013年12月10日,经省专家组评估,枣庄市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山东省卫生城市标准》,全票通过枣庄为省级卫生城市。
积基树本完善工作机制
卫生城市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直接体现,反映了城市形象,是城市的重要名片和窗口。
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卫生城市建设工作,特别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枣庄市就积极响应国家和山东省号召,开启了创卫征程,并于1995年被省爱卫会命名为山东省卫生城市,1998年又顺利通过了全国第四次卫生大检查。
近年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立足枣庄实际,确立了“一个战略、三大战役”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提升工程,有效促进了城乡环境卫生的持续改善。特别是通过实施一批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的精品项目,“一线二片连东西”的亮点工程相继建成,城市道路和快速交通体系方便快捷,路域综合整治成效显著,市民的城市意识、卫生习惯和健康理念不断提高,枣庄已由昔日的“煤城”逐步转变为一个面貌整洁、环境优美、资源节约、充满魅力的生态家园。
顺天与应人之间,枣庄的和谐张力正在凸显;激昂与奋起之间,枣庄的城市品位亟须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形象,优化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去年3月,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果断决策,启动了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按照《山东省卫生城市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正式申请省政府对枣庄市的省级卫生城市进行复审。
决策一经确定,就要义无反顾。
一向稳健果敢、雷厉风行的市长张术平严格要求:“卫生城复审工作是推动整体工作的抓手,是锻炼干部队伍的平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指标。能否顺利通过这次复审,不仅关系到枣庄的城市形象、品位和竞争力,也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检验,更是对广大干部和市民素质的直接测试。”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广泛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举全市之力抓好卫生城市创建的工作思路,打造一个路畅、街净、天蓝、地绿、楼靓、城美,人居环境和创业环境俱佳的现代文明城市。
蓝图既然绘就,必须只争朝夕。
市政府迅即把复审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抓好组织机构建设入手,实现机构人员、专项经费和目标责任“三个落实”,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邵军任组长,副市长赵联冠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食药局、市城管局、市环保局等38家市直单位、各区(市)负责同志参加的创建卫生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枣庄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守玉兼任办公室主任,并从11个部门抽调专人实行集中办公,具体负责协调创建日常事务,并定期督导全市的迎审工作。
去年5月15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迎接省级卫生城市复审工作誓师大会,王邵军作出了重要部署:“创建卫生城市是一项事关民生、事关形象、事关发展的重要工程,必须实行‘全市一盘棋,市区一体化\’领导体制,做到‘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真空,创卫无死角\’,确保创建复审工作万无一失。”
一声号角响起,群情振奋;一个号令发出,万众沸腾。全市上下迅速形成党政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全民踊跃参战的创建态势,一场前所未有的卫生城复审攻坚战打响了。(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稳定春节期间市场物价,连日来,市物价部门组织物价检查执法人员对全市部分商家、超市、汽车4S店、快递公司等单位进行物价检查。 元月22日,市物价局价格监督检查局负责人带领市检查...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