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加丞
去年以来,枣庄市按照“调结构、控新增、减存量、抓管理、搞绿化”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影响空气质量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打出了一整套综合治理大气污染的“组合拳”,取得了比较明显的工作成效。据省环保厅通报,2013年全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为144天,位居全省第8位;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考核在全省位居第7位。
构建环保工作大格局,齐抓共管空气环境质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先后印发了《枣庄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2013至2015年实施方案》和《枣庄市建成区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1月13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加快构建大气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提速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环境管理。在2012年全部关停立窑水泥的基础上,枣庄市加快淘汰造纸、纺织、焦化、火电等产业落后产能。严把项目准入关,实行能耗前置审批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抓好产业、企业布局调整,加快“退城进园”步伐,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禁燃区面积达到城市建成区面积的80%以上。加大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力度,完成减排项目84个。强化工业企业废气治理,全面实施工业粉尘和脱硫升级改造,启动脱硝工程建设。目前,列入省大气污染防治一期行动计划的项目已完成12个脱硝工程、34个脱硫升级改造工程和29个工业烟粉尘治理工程。强化环保执法,2013年全市先后开展夜查、环境突出问题大排查等环保专项行动300多次,共查处超标排放企业44家。
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去年,枣庄市先后开展了建筑工地、物料堆场、运渣车辆等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12次,突出抓好储配煤场和露天开采矿山治理整顿,关闭储煤场161处、露天矿山65家。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全市累计投入15亿元,新增造林绿化面积4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1%。加快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先后建设密闭压缩式中转站43座,并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镇村创建力度。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检验,全市已建成11家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检验车辆22万辆,启动了环保标志路检和黄标车淘汰工作。
“当前,枣庄市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不懈地加大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抓好工业废气、城市扬尘和机动车污染防治,确保到2015年底,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分别要比2010年改善19.4%、6.3%、31.4%以上,全面完成省里下达的总量减排任务。”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指挥部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记者获悉,枣庄市组织申报的“山亭区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区”被列入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成为继石榴、火樱桃、运河莲藕等项目后枣庄市的第十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