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新闻 滕州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枣庄市 > 枣庄新闻 > 正文

西岗镇“变”城记

来源:枣庄日报 2014-01-16 13:11   https://www.yybnet.net/

1月7日上午,笔者到滕州市副中心城市——西岗镇采访,蓦然发现,这里已不象一个镇,更象一座“城”,无论城区面积、人流物流、基础设施和繁荣景象,都有了“城”的俊模样。

笔者看到,这里已有东西南北四条外环路,城区面积已达15平方公里,接近全镇面积的五分之一;城内已建成四纵七横11条街道,全长33公里,最宽的40多米,其中护栏10公里,居民小区8个,常住人口已达7.8万人,全镇城镇化率已达59%。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西岗镇是如何实现镇“变”城的,笔者用两天时间进行了采访和探秘——

兴城先兴业——农民入城有岗位

“加快新型城镇化,让农民住进城,不能用行政手段强行为之。我们的做法是,用产业支撑小城镇建设,让离开土地的入城农民有岗位、有钱赚,能过上更富裕的日子,农民必然住到城里来。”西岗镇党委书记马峰说。

西岗镇驻地有4座国有煤矿,京杭大运河途经西边的微山湖。依靠这两大优势,他们坚持走工业强镇、服务业兴镇之路,在镇驻地规划建设了9.2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化园区和1.5平方公里的临港物流园区,做强煤化工,发展港航经济和服务业,先后引进外资45亿元,建起了盛隆化工、盛源宏达化工、世纪通泰焦化等大中型煤化工企业,近年来又发展机床、服装、家具、新能源等民营企业549家,为入城农民提供了大批就业岗位。

随着入城农民的增多,这里已建起一条商业步行街、7条沿街门市、12个专业批发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入城农民已达2.5万人,成为既有土地流转金收入又有企业工资或经商收入的“双收入”家庭,仅运输车辆就达2000多辆,城区地面积扩大了1.5倍。外出务工的农民增加到9000多人。

宏泰化工公司今年23岁的女工杨云说:我家的土地流转后,搬进了城里的香舍里社区,爸爸在地方煤矿上班,哥哥在盛隆化工公司上班,我在这里做化验工,只有妈妈在家做家务。全家的收入比在农村种地增加了七八倍。

西岗镇依靠微山湖内京杭运河航道规划建设的年吞吐量1600万吨的盛隆港和临港物流园区建成使用后,将成为鲁南大批煤炭、焦炭、玻璃、建材、机床南运和南方钢材北运的南北转运站,为西岗入城农民再提供一处就业大市场。

引凤先筑巢——农民入城有保障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西岗镇从道路交通、管网铺设,到环境和物业管理,全部按城市化要求大投入、大配套,并成立了市政所、环卫所、园林所、城管执法中队,精细化管理城市,创建大美西岗。这让他们的镇“变”城,从一开始就有很大的吸引力。

笔者看到,这里的水、气、热等管网基本埋在了地下,入城农民用上了煤(燃)气,明年将实现集中供热;所有街道都安装了路灯、交通标识牌、路口红绿灯,人行道、车场、停车位、绿化带一应俱全,并严禁载重车辆进城;覆盖全城的电子监控网,可准确观察每个入城口的人流、物流“细节”;镇政府每年出资300万元聘请物业公司,配备了洒水车、扫地车、垃圾回收车,百名保洁员统一着装,分片管理城内的卫生,保持了街道无尘化;目前正在投资一亿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就连沿街商铺广告牌都整齐划一,入夜五光十色,堪比大城市。

西岗强行关闭、淘汰了57家“五小”污染企业、20万吨煤焦化落后产能;境内56家洗(储)煤厂围墙上安装了防风抑尘网,厂内有洗车台,为出厂车辆“洗澡”,并密闭式运输,防止煤尘飞扬;城内的绿化覆盖率已达45%,成为省级绿化模范镇。

让农民更满意的是教育设施。去年以来,他们在城内新建扩建了4所幼儿园、3所中小学,全部达到市级规范化学校和一类幼儿园标准。“政府对农民的孩子太好了,我们的幼儿园比城里都好!”清泉社区幼儿园园长陈修梅说。笔者看到,幼儿园活动场上铺着塑胶地面,安装着多功能游乐机,每个教室都配备了VCD、电子钢琴、暖气加空调,还有多功能室、科学探究室和幼儿图书。

土地整体转——农民入城更轻松

“农民只有摆脱对土地的唯一依赖,才能心无旁挂地住到城里来。土地流转让我们实现了入城梦。”前寨村支部书记杨列民说。

西岗是最先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镇,被列为枣庄市农村改革示范镇。前寨村又是较早实现土地整体流转的村。全村1000多亩土地流转了980多亩,由4个合作社经营。旧村拆除后,全村2500多名农民住进了香舍里社区,1200多人外出务工或者在本地企业上班,600多人经商,95%以上的劳力成为工人或商人。

镇长翟华栋说:早在2006年,我们就在全国率先设立了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2008年变更为农村产权交易所,近年来又实施了“一站一所一社”,全面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截至目前已流转土地3.6万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57%,有12个村的承包地实现了整建制流转;全镇已涌现土地合作社、家庭农场73家,形成了优质粮、大棚菜、水产养殖、花卉林果等四大特色农业,建成了2.4万亩现代农业粮食产业示范区等10个高科技农业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西岗农民的土地流转从不搞“行政命令”,而是在农民完全自愿的基础上,经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依法流转。即使在12个整建制土地流转村,依然有5%左右身体健康的老人留在农村种最好的地,过着田园生活。

“土地流转好处多,承包田交给大户种,不动手不投入,每年轻取1400元左右转包金;到合作社上班,又是一份收入。”入住香舍里社区的前寨村土地流转户杨列德说。他和妻子在合作社上班,平均每天领到工资50到60元,夫妻俩年收入近2万元。

生产方式变了,生活方式必然转变。到2013年底,西岗镇已有65个村1.3万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或经营大户,其中8个土地整建制流转村搬到了城内的新型社区。目前又有5个村申请土地流转、旧村拆迁。他们的目标是,到2016年,城内居民力争达到10万人,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

一个崭新的“西岗城”初具雏形!

短评: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全域统筹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滕州市从城乡统筹的实际出发实施“全域城镇化”发展战略,把县域作为整体统筹谋划,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城乡割裂、城乡二元的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均衡发展、一体发展。为此,他们确立了“一主四副”的发展思路,“一主”就是滕州中心城区,“四副”就是包括西岗镇在内的四个副中心城市。

西岗镇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镇,近年来,坚持“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中”的思路,实施了“一城一园一港”发展战略,在做好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工作的基础上,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城镇扩容提质上。在较短时间内,西岗的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枣庄市城镇化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新型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之路,按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引导和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枣庄市春运首日井然有序 未发生旅客滞留现象

本报讯昨日6时15分,随着枣庄至南京的长途客运班车驶出枣庄长途汽车总站,枣庄市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据了解,由于交通部门准备充分,运力调配合理,当天枣庄市未发生旅客滞留现象,春运...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吹尽狂沙始到金2014-01-24 19:02
评论:(西岗镇“变”城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