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时下正值春耕春播的关键季节,3月21日,在峄城区榴园镇魏楼村石榴苗繁育基地,67岁的村民赵棵法正在给榴树苗浇水,他对记者说:“以前一缺水石榴苗都长不起来,现在水送到地头,水管一拧就可以浇水,非常方便,有水了石榴苗长得快,也能卖个好价钱,我这15亩地一年收入10多万元没问题。”让赵棵法受益的正是枣庄市水利部门实施的小农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六个区(市)实现了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全覆盖。2013年全市小农水重点县总投资达到1.97亿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资1.41亿元,市财政投资2300万元,县级及筹资3300万元。
枣庄市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现已覆盖五区一市,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各区(市)2013年的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投资金额更大,建设标准更高。枣庄市小农水重点县共有一般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三种类型,建设内容丰富、工程建设配套齐全。主要有维修加固塘坝、大口井,新打维修机电井、新打或改造矿井等形式修建水源工程;维修改造已有泵站、新建无井房集成射频卡工程;铺设田间灌溉低压管道;扩挖整修田间排涝沟渠,新修、整修机耕路等田间道路、生产桥、栽植速生杨等。2013年项目共建设蓄水池28处,新建维修塘坝38座,新建引水闸9座,新打机电井183眼,维修机电井218眼,新建小型泵站72座,新建、改造排涝沟261千米。目前,各重点县项目进展顺利,工程进度已达80%,将在2014年6月30日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
2013年度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工程实施完毕后,项目区生产条件将极大改观,农田灌溉问题彻底解决,“旱能浇、涝能排”,田间道路整齐划一,不再为雨天收割发愁。同时,项目区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大大提高,将达到0.85以上,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7万亩,新增节水能力1500万方;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6万吨,项目区群众年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为全市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巨大贡献。
(记者 姜爱民 通讯员 刘艳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宋旭 自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薛城区从市民普遍关心的事情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着力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城市环境更干净了,随地乱扔垃圾的少了,自觉遵...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