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11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伟主持召开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重点研究精细化工公共中试平台建设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邵军,副市长、市中区委书记霍高原,市政协副主席、市科技局局长付廷安,枣庄学院纪委书记高庆喜及相关部门、企业负责同志出席。
在听取各方发言后,陈伟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对枣庄而言,近年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连续引进联想、新奥、韩国SK等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枣庄市已成为全国一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但由于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技术高度密集、开发周期长,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推进保障机制,导致一批有前景的科研成果停滞在实验室,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加快精细化工公共中试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既有利于增强枣庄市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也符合国家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清洁利用的战略要求,更能够为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陈伟强调,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指导思想,立足枣庄煤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实际,探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金融机构共同投入的“政产学研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努力建设“开放性、流动性、竞争性”的精细化工公共中试平台。一是在定位方面。公共中试平台不同于科研院所和企业内部的技术研发中心。要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把企业和科研院所因多种因素制约难以独立进行中试的项目争取过来,搞好中试、研发检测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二是在体制方面。探索设立管委会、董事会、专家委员会,确保管运分离、相互制约。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好管委会的统筹协调、董事会的收益分配、专家委员会的技术指导等作用,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方共赢。三是在机制方面。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投入机制、运营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与相关企业、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的沟通推介,积极引导多方利益主体参与平台建设。公共中试平台建设是一个新课题,当前对体制机制、运作模式和中试项目,有关区(市)、部门和企业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尽快拿出具体方案。 (记者 赵充)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12日下午,副市长霍媛媛到枣庄移动公司检查指导4G网络发展工作。 霍媛媛首先来到枣庄移动4G体验厅,亲身感受了“飞一般”的4G网络,详细了解了4G资费、终端等问题,还参观了中心机房...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