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兆虎通讯员万照广张生
春末的一天晚上,薛城区奚仲广场。“好热闹哦,这么多人在这里跳舞,场面好壮观!”一对情侣一边散步,一边高兴地谈论着。“以前休闲、跳舞只能去铁道游击队纪念广场,人多很拥挤,现在有了奚仲广场,住在城南的居民就不必跑那么远了。”一位老年人告诉笔者。其实,这是薛城区打造民生工程,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一个镜头。
薛城区一直把民生工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2013年民生支出13.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1%,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城乡群众承诺的10件惠民实事全部兑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就要为民办实事、用心听民声。去年9月以来,该区在全区探索推行了以“区直部门包村包企,机关干部联系村居困难群众、企业困难职工”为核心内容的“双包双联为民服务”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共建立各类基础性帮扶台账826册,收集意见建议5417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30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703起,真正将“短板”补在了群众心坎上。
立足让农村学生共享教育公平的阳光,该区投资141万元完成了沙沟镇小营小学等6所学校采用秸秆颗粒取暖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了邹坞镇北陈郝小学等4所学校的“旱厕改水厕”工程,投资2809万元完成了周营镇金马小学教学楼等5所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农村孩子不用进城就可以接受到与城里孩子同样的教育。该区还对城区9所中小学校进行整合,新组建枣庄八中东校,建成使用南临城小学、二十九中新校,使全区60%的学生在城区享受优质教育。
为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难题,该区在全市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财政补贴1200多万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下降20%,业务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医院药品及大型设备检查分别让利患者1032万元和297万元,受益群众5.2万人。
“没想到还真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这样的招聘会真是太及时了!”2月17日,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的袁征参加“送岗位进社区”招聘会,应聘到恒正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会计岗位后兴奋地说道。该区秉承“就业为民生之本”的理念,全面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717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851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7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
惠民“接力”催热城市“温度”,群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去年以来,该区成功举办了迎春文艺联欢晚会、百日消夏群众文化艺术节、第三届鲁南电视歌手大奖赛、书画展等节庆文化活动80余场次,26万余人次的群众观享了文化“盛宴”。该区还坚持“送文化”向基层倾斜,继续开展“一村一月一场电影”工程,受惠观众达42万余人次。发展庄户剧团60余家,打造了飞龙剧团、长青艺术团等多个明星庄户剧团,目前,已开展送戏下乡进社区巡演100余场次,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精彩的文艺演出。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9日至10日,省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民营经济促进及招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张德宽带领省政府调研组来枣庄市调研民营经济和招商工作发展情况。市委常委、滕州市委书记董沂...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