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涛 鲁大鹏
漫步滕州城区,宽阔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绿化,霓虹闪烁的夜景……穿梭其间的滕州人民,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城市发展带给生活的便利。
城市建设的高度,取决于思想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近年来,围绕省政府、枣庄市分别把滕州列为重点培育的10个县级大城市和副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滕州市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着力做大做优中心城区,立足于建设精品城市,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坚持民生城建,城市的品质特色和区域性带动能力显著增强。目前,该市城市框架区面积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7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4.2%,成为全省唯一跨入新四线城市的县级市。
扩容,优化城区空间布局
日前,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启动投资额26.9亿元的滕州高铁新区起步区建设奠基开工,拉开了该市城市“东跨”战略的主战场。起步区建成后将成为以商业金融、文化教育、现代制造业、生活居住四大功能为主导的功能多元复合、生态环境友好、社会人文和谐的城市功能区。
适当规模的城市空间,才能为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优化升级腾出空间。滕州市坚持先急后缓、基础先行的原则,有序推进中心城区扩容,重点实施了“东跨、西改、南延、北拓、中疏”战略,在城区东部,规划建设了高铁新城,目前引入世界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起步区土地一级整理及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区西部,以滕州(义乌)真爱商城建设和铁路货场、化肥厂等搬迁为契机,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优化人居环境;在城区南部,推进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配套,促进开发区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在城区北部,以北辛路为发展轴,实施了红星美凯龙、德意君瑞广场、善国北路升级等项目,打造高端商务大道,促进城市向北拓展。在城区中部,依托荆河、小清河修建了一批公园、绿地等,拓展城市休闲空间。
提质,铸造城市品质特色
6月3日晚,滕州市杏坛广场热闹非凡,健身的老人,奔跑的儿童,穿行于此的路人……经常到此锻炼的徐先生说,这个区域虽然不大,但给人一种一方净土的感觉,非常精致。“精致”,这正是滕州提升城市品质的追求。
一座城市的发展,扩容与提质应相互配合,同步进行。滕州市强化“精品城市”理念,按照精品化工程、景观化城市、多元化商业、便利化生活、弹性化发展的理念,努力打造现代宜居城市。该市积极引进高端城建品牌参与城市开发,目前,已有红星美凯龙、沃尔玛、喜来登等59个国内外知名品牌落户滕州。学习美国景观城市主义建设理念,实施了总投资42亿元的秀美荆河、小清河休闲长廊,总投资12亿元的接官巷等项目建设,“绿之城、水之乡、文之邦”的城市特色日益凸显。规划建设了美铭广场、德意君瑞等多功能城市综合体,启动实施了农贸市场专项规划,确定了美食小吃、小商品等4种业态夜市经济,城市经济更加活跃,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同时,注重建设休闲场所、绿地和城市留白,在城区北部、西部分别建设了龙山龙湖、上善公园等大尺度郊野公园,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品质已然成型。(下转A2版)
(上接A1版)
民生,
立足群众需求抓城建
5月9日,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滕州市手帕厂宿舍终于通上了天然气,110余户居民兴高采烈。这得益于该市坚持实施的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今年,包括手帕厂宿舍在内的10个小区列入整治计划,整治面积43.7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4500余户。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该市并不是简单的修补道路,粉刷墙体,而是从居民生活需求出发,开通天然气、完善排水排污管网、建设绿荫停车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
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滕州市从群众需求出发,坚持每年集中财力实施一批顺民意、解民忧的民生城建项目。围绕解决西部城区城市发展欠账问题,以打通振兴路和荆西商贸城改造为起爆点,启动了西部城区的大规模建设,滕西建设滞后的局面逐步改善。围绕解决停车难、行路难问题,加快推进城市畅通工程,去年以来实施了20条城市道路新建、续建、改建工程,启动了4座桥梁建设,完成了7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新建了20处林荫停车场,完成了15处道路交叉口渠化改造,实施了首个环形天桥建设。围绕解决住房难问题,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去年完成550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围绕解决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启动实施了总投资3.65亿元的南线高温热水工程,城区第三污水处理厂进展顺利,新增排水污水管网20公里,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先后完成了26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受益居民1万余户。
新闻推荐
本报台儿庄讯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台儿庄区人民医院病房楼改造项目顺利通过省住建厅、财政厅评审,公示为2014年省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项目,省级奖补资金将于近期下达。这是枣庄市继2...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