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市中讯为了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近年来,市中区积极打造现代物流产业链,积极推进载体建设,大力发展蔬菜果品的系列化生产、采购、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业务,使农产品走进国内外市场。
积极推进载体建设。加快大运河物流、贵诚集团物流、中通枣庄市中区公司物流、鲁南农副产品物流园建设,提升园区聚集能力。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先后投入8200万元,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配备20辆物流专用车及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各乡镇、街道先后建立起农家物流中心,农民不出村,就可使农产品走进国内外市场。
打造十大物流产业链条。重点依托利民物流、枣庄矿务局集团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钢材、五金建材配送钢材物流产业链条;依托鲁南农产品物流园和贵诚集团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蔬菜果品的系列化生产、采购、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配送业务,形成从基地生产到消费环节的物流产业链条;依托枣庄纺织工业园配送、恒通物流公司等重点企业,与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机结合,打造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工业物流服务链条。力争用3-5年的时间,打造10个不同的物流服务链条,培育千亿级物流产业链。
积极扶持骨干物流企业。制定骨干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对20户目标培育企业实施动态管理法,实行不同的扶持和激励约束办法。抓好企业申报、物流税收政策试点、多式联运试点等的申报工作,支持企业上档升级。目前,“AAA”级物流企业已达3家,6家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扶持。
积极营造物流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市中区组织物流大户到临沂学习“旱港”经验,积极对物流大户进行培训,提高物流技能,发放普法材料2000余份,规范物流大户的遵纪守法行为,在交通、通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城乡居民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物流方面的知识,共同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记者王立雪)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以往我在外打工,由于没有技能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通过参加订单式培训获得了技能,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工作。”市中区永安乡前陈湖村的王夫影高兴地说。 为满足企业用工需...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