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冯振 付丽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而在这期间,好的发展平台对他们至关重要。枣庄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中小企业搭建了一个腾飞的平台。目前,高新区孵化器内以广达锂电、惟栋科技为代表的锂电类企业占到50%以上,大量3D打印、节能环保、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入驻孵化器。
现代科技电子公司负责人张恒源向记者介绍:“我原来在北京中关村工作,得知高新区有国家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就回到家乡创办企业。我们公司与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褚福磊、中关村高级软件开发工程师张延磊等高端人才合作,主要从事高精度锂电池化成分容、检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据了解,像现代科技一样的高科技小微企业,在高新区孵化器内不止一家。仅上半年,高新区就新增签约企业12家,8家企业在谈,注册资金达到8000万元,引进博士以上人才30多人。
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立于2006年,2010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他们积极借鉴外地孵化器经验,制定严格完善的入孵企业标准、程序及优惠措施,明确以“四新两强”产业为依托,以锂电产业为重点,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体系。在孵化器内部,建立起“创业导师+创业辅导员+创业联络员”的服务体系,先后聘任锂电池行业带头人李青海博士等6位企业家为孵化器的创业导师。
孵化器的建设得到枣庄市组织、科技、知识产权、商务、金融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公共服务及科研平台的建设、科技金融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倾斜和支撑。高新区从每年列支的1亿元科技经费中,专项拿出1000万用于孵化器建设和对入孵企业的扶持。今年,市科技部门以科技项目支持的方式,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孵化器在研项目和孵化器公共职能建设。
根据企业需求,孵化器完善各项职能,全方位为在孵化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他们引进“中国锂谷”锂电产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发布等服务;引进阳光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企业提供生产场地;吸引泉城专利事务所枣庄分所入驻孵化器,提供专利申报与维权服务;为解决成长期中企业普遍遇到的资金难题,引进山东民丰投资担保公司,提供金融担保与融资服务。
高新区孵化器在强化内功的同时,注重引导入孵企业引进国内高校专家和人才,形成独特的人才优势。目前,孵化器内大多数企业与高校院所签订了合作协议,(下转A2版)
(上接A1版)研发带头人以博士为主。
惟栋科技以田贵才教授为带头人,以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枣庄学院联合攻关的国家973计划课题成果转化为基础,从事光电材料、锂电池、机器人工程方面的研发与生产。和众信息创始人之一刘桥喜系北大博士,是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煤炭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其提出的 “基于钻孔、巷道、地层建模理论与关键技术”等技术国际领先。
截至现在,高新区孵化器已先后“毕业”企业34家,其中包括海特电子集团、润峰电子、威斯特车业等多家龙头支柱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型企业成长的摇篮。
新闻推荐
客户满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枣庄供电市中客服分中心为民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 张孝平 通讯员 娄倩 近年来,枣庄供电市中客户服务分中心以“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为目标,坚持“服务理念追求真诚,服务内容追求规范,服务行动追求快速,服务品质追求一流”,用心...
枣庄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枣庄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