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初秋的天气,仍然是热度不减。十余辆挖掘机、铲车、大卡车来回穿梭,运料的、整地的、填坑的工人们热得汗流浃背……“投资3.8亿元的生物质发电工程,明年投产后销售收入达16523万元,年利润总额3105万元,税后可实现利润2329万元,为镇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增添了后劲。”日前,在滕州富源生物质秸秆发电项目料场建设即将“告罄”现场,谈起该项目的发展“钱”景,张汪镇党委书记朱光耀的一席话掷地有声。
今年以来,张汪镇紧紧围绕建设“煤电工业强镇”这一总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一批像滕州富源生物质发电工程这样的重点项目陆续落地,成为这个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1—7月份,全镇财政收入实现8006万元,同比增长6.03%;预计生产总值实现19.05亿元,同比增长8.4%;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亿元,同比增长22%。
壮大煤电产业。该镇坚持把发展壮大煤电产业作为加快镇域经济特色化发展的主引擎,坚定不移地实施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32亿元的富源热电二期2×3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机组项目,44项支持性文件已完成43项批复,并列入《山东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总投资3.8亿元的田陈生物秸秆发电项目已完成锅炉调研,料场建设即将完工。大宗集团“二次创业”步伐加快,大宗生物20万吨原淀粉生产线、投资7000万元的枣庄太恒轻质建材、年产8000万块新型节能砖技改、山东新能昆仑能源有限公司LNG加气站等项目8月份已投产运营。投资9000万元的祥润化工有限公司脱硫脱硝、总投资10亿元的鲁南国际石材城、投资20亿元的玄武岩、总投资1.2亿元的脱硫钝化石灰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发挥区位、资源优势。这个镇以田陈煤矿、富源热电、大宗热电、光伏太阳能发电为依托的煤、电、热资源优势非常突出,区域内发电厂年发电量可达8亿千瓦时。借助田陈煤矿、大宗集团等企业的龙头引领作用,坚持做大总量与提质增效相结合,不断拉长煤电产业链条,引导用电、用热企业入驻园区,大力培植滕南中联水泥、鲁南装备有限公司再制造分公司、大宗生物、大宗热电、圣宝仕生态科技等骨干企业,力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1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家。与此同时,104国道收费站已于7月1日撤销,升级改造后的104国道纵贯南北,344省道升级改造即将“收工”,计划近期修建的枣庄至鱼台的高速公路经过张汪,这些道路的升级改造或修建,为张汪打开经济发展通道提供了重要机遇。
优化发展环境。为大力发展煤电特色产业,该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第一组长、镇长任组长的煤电产业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在“一轴双翼”发展格局的基础上,启动煤电工业区产业规划,目前正与规划科研机构对接,拿出专项资金尽快完成工业区规划。筹划投资1000余万元完善工业园区内的道路、供水、排污、供电、供暖、通讯、绿化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服务企业发展的各项机制,实行重点项目领导挂包责任制,对重点项目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套政策、一包到底。严厉惩处扰乱企业经营秩序的行为,不断优化企业发展软环境。良好的环境引得客商纷至沓来,今年1-7月份,共实施过千万元的项目25个,在谈项目5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6.59亿元,完成65%。
(通讯员 彭炜 甘泉 祥炯)
新闻推荐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 蒋英建 徐玲分别主持会议
本报讯 8月26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蒋英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爱莉、陈兆同、徐玲、杜永光,秘书长刘儒良出席。蒋英建、徐玲分别主持...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