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从10月30日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国民经济运行平稳,主要指标继续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经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反馈,前三季度枣庄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26.76亿元,增长6.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5.76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808.07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602.93亿元,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9.5%,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据全面统计,今年枣庄市秋粮播种面积为217万亩, 同比增长1.7%。秋粮单产、总产实现双增,全市秋粮单产480.9公斤,增长0.9%;实现总产104.35万吨,增长2.6%。前三季度蔬菜种植面积86.4万亩,预计总产量290.6万吨。畜牧业增加值19.64亿元,增长3.5%。肉类总产量19.66万吨,下降1.2%;奶类总产量3.36万吨,下降1.2%;禽蛋总产量8.73万吨,增长2.2%。
工业生产稳步上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比1至8月提高0.3个百分点,从今年4月以来呈现稳步上扬态势。非公有制企业表现出较强活力,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出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在支柱行业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增加值分别增长20%、11.4%和12.5%。生产相对平稳的同时,产销衔接良好。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21.0亿元,增长1.1%;利润总额122.9亿元,下降12.2%;利税242.4亿元,下降9.4%。
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9.56亿元,增长1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18.16亿元,增长42.8%;第二产业投资513.14亿元,增长18.6%,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9.29亿元,增长22.1%,增速快于第二产业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458.26亿元,增长8.8%。房地产开发投资136.8亿元,下降13.7%。商品房屋销售出现好转,销售面积189.98万平方米,增长17.9%,且从8月开始由降转升。市场销售形势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87.9亿元,增长10.7%,增速比上半年略降0.1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5位,比上半年前移1位。
外贸进出口企稳上扬,进出口总额实现11.08亿美元,增长5.7%,居全省第3位。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扬,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87元,增长9.0%。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15元,增长7.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62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2.2个百分点,已经保持连续22个季度快于城镇。
财税金融平稳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2.03亿元,增长7.8%。地税收入72.42亿元,增长5.9%;国税收入51.87亿元,下降9.1%。9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450.52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070.66亿元。新增本外币存款120.13亿元,同比多增44.04亿元;全市新增本外币贷款52.46亿元,同比多增14.55亿元。
县域经济协同发展。高新区实现59.89亿元,增长11.0%;山亭区实现89.57亿元,增长7.2%;滕州市实现749.35亿元,增长6.8%;市中区实现164.78亿元,增长6.7%;台儿庄区实现125.65亿元,增长6.6%;薛城区实现216.45亿元,增长5.8%;峄城区实现121.08亿元,增长4.4%。 (记者张运永)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1月8日下午,民建枣庄市委2015年议政论坛座谈会召开。副市长、民建市委主委赵联冠出席并讲话。 赵联冠指出,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基本职能、工作重心和第一要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