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峰 张艳秋 一条条新修缮的道路通到家门口,一盏盏新安装的路灯照亮大街小巷,文化大院、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遍布乡村,处处花香四溢、干净整洁……一组组令人欣喜的镜头,是山亭区纵深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山亭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立足自身实际,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三年提升计划”。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投入资金6.2亿元,建成美丽乡村115个,真正实现了全域乡村个个美。 抓点连线,美丽乡村“全域化” 该区坚持抓点、连线、促面,统筹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在每年打造90个区级示范村的基础上,按照“人口有规模、产业有基础、交通有优势、配套有条件、集聚有潜力、发展有空间、班子有活力”的原则,着重培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村。同时,积极开展“十镇百村”创建活动。截至目前,该区共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省级宜居村庄7个、省级宜居小镇4个,建设4个省市级特色小镇和9个市级美丽宜居村庄,打造了洪门葡萄村、民俗旅游葫芦套村、乡村民俗石嘴子村等美丽乡村新名片。在抓好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以境内店韩路、北留路、滕平路等国省道、青龙绿道和城市环线为重点,集中精力打造美丽乡村优美连接线。2016年以来,该区投资5200万元,绿化提升城乡道路165.5公里。为集中打造精品片区,该区规划设计了生态度假型、休闲观光型、民宿体验型等7种建设模式。近年来,先后投资6000万元,打造了环岩马湖、葫芦套等5个片区。 如今,山亭境内的各个村庄,或鲜花相映成趣,或门前小菜园点缀成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上看不到杂物,人们三三两两地在树荫下聊天,在广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 设施配套,村容村貌“美起来” “这两年变化实在太大了,街道两侧树绿了、花开了,日子比城里还好……”说起村里的变化,冯卯镇温庄村温召海心里乐开了花。 为彻底改变村庄居住环境,该区把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为突破口,健全完善四级运作模式,每年区镇两级投入资金3600万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实施“户户通”工程,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补助等方式,加快农村道路建设。2016年以来,投入3125万元,硬化农村“户户通”162公里。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硬任务,先后投入3667万元,完成厕所改造30557户。 产业支撑,推进发展“富民化” 美而不富不为美。如今,行走在山亭的乡村田野,高标准钢架拱棚比比皆是,一项项富民产业让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该区把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治本之策,坚持多措并举,夯实美丽乡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探索了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通过对农村集体资产确权、实施股份制改革,变资源为资产、变资产为资本。为积极壮大集体经济,该区实施了村集体“增收计划”,明确了村集体增收的10种路径,大力发展洪门葡萄、万庄春雪桃等特色农业项目,石嘴子柜族部落、葫芦套山水云间民宿等休闲旅游项目,棠棣峪电商小镇、徐庄镇宋庄服务站等农村电商项目,形成了“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 同时,该区建立了由35个成员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区财政每年还设立不低于2500万元的奖补资金,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进一步加快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为打造全域旅游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2017年枣庄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GDP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4.53万人
本报讯1月30日,2017年全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17年枣庄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好中趋优的总体态势,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枣庄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枣庄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