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海
肃南九个泉石居里选矿厂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区种植的青海云杉长势喜人、马蹄藏族乡凯博煤矿覆土修复区域草木葱茏、大黄山历史遗留无主矿山修复治理区域生机勃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对自然保护区矿业权项目实施全面、科学、系统地修复整治,将自然保护区符合补偿式退出的矿权予以补偿后彻底退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此已无任何矿山探采活动。截止10月30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承担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修复治理及矿业权退出补偿工作已全面完成任务,全市保护区内77个矿业权(117个整治点)项目已全部完成整改,整改率达100%;列入注销式退出的44个,列入扣除式退出的7个,列入补偿式退出的26个,注销和扣除退出工作全面完成;非煤矿业权补偿式退出工作全面完成,完成率达100%。
如今,祁连山恢复往日平静,所到之处,苍山如黛,群峰叠翠,层林尽染,俨然一派原始生态风景。
而这背后是全市国土干部艰辛的付出。市国土资源局先后组织300多人次深入祁连山矿业权项目整治现场200余次,行程7万多千米,尽管多处矿点海拔在3000至4000米以上,自然环境恶劣、施工难度大,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知难而进,克服高原缺氧、大雪封山、道路险峻等困难,昼夜奋战在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第一线。
提高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
牢固树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把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作为树牢“四个意识”最直接、最现实、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之力集中打好攻坚战。紧盯重要环节推进整改,制定贯彻落实整改工作方案,由班子成员牵头成立四个督查组,责任到人、分片包干,深入矿山整治整改现场办公,针对整治难度较大的问题,一线对接,协调解决各种困难。(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市人社局全面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不断推进法治人社建设,强化普法工作责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制定“谁...
张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张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