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葛勤
在全省18个水资源严重匮乏县之一的山丹县东乐乡山羊堡滩上,正在崛起一个经济富村、党建强村、文明新村:民居整齐,道路宽敞,绿树成荫,鲜花飘香,处处呈现现代农村的新气象。今年“七一”,一心为民谋富的村党支部先后被授予“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
举措与嬗变
“‘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曾经是山羊堡村的真实写照。从1991年建村发展到现在拥有360户1600人的生态文明新村,没有历届党委政府、尤其是乡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山羊堡村绝没有今天的新景象,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这几年,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起山羊堡村的变化,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钱万福感慨万千。2009年,村上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面对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抢抓机遇、培育特色、能人带动、科学发展”的思路,从加强班子建设入手,强化村级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和文明村风的树立。从此,山羊堡村迈出了“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矫健步伐。
——配强“两委”班子。结合县上实施的“能人进村班子工程”,村上把致富能力强、带富有能力、群众威望高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书记钱万福自己带头学习实用技术和科技文化知识,并考取公务员,牵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组织,对每个党员干部也作出硬性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成为自己能够致富,并乐于带领村民致富的能手,为群众趟出路子、作出表率。支部组织“两委”班子、党员和能人代表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周边地区强村富民的成功经验,转观念,启思路,明思路,树信心,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逐步显现出来。
——夯实基础设施。在村“两委”班子带领下,紧扣群众最急、最盼和反映强烈的水、电、路、渠、讯等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先后投入1600多万元,新建小康住宅户325户,硬化美化主街道8.5公里,建设节水渠道28公里,铺设输水管道32公里,实施万亩生态屏障建设工程,栽植防风林100多万株。 (转三版)
新闻推荐
万泽刚在“双联”行动联系点调研时强调 突出重点确保“双联”行动取得实效
本报讯10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委“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万泽刚再次来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山丹县位奇镇侯山村,与县乡村负责同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及农户代表细算经济...
山丹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山丹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