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钱晓萍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可在山丹县位奇镇侯山村,却是要娶媳妇先修路。侯山村地理位置偏远,是当地出了名的“光棍村”。去年,通村公路建好后,便利的交通往来带“活”了当地村民,或外出务工恋爱,或介绍相亲,开始了不自觉的“脱单热”。据统计,至年末结婚者就有17对,更有一些外地姑娘前来看家时赞叹“这么舒坦的大路都通到家门口啦,以后干啥都方便了!”这是该县大力建设农村道路交通,开展交通扶贫惠民生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紧抓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全省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建设试点县的时机,坚持以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园区路,周边连接路“五路并建”为原则,着力打造“六纵九横”农村公路网。至目前,共修建农村公路736公里,其中县乡公路136公里,通村公路600公里,村路通畅率达76.5%,基本上解决了农村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开展农村公路通畅建设,是切实改善我县道路基础设施和贫困落后面貌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村容整改。我们计划三年内投资1.3亿元,建设通村公路254.3公里,力争到2015年全县村路通畅率达到100%。”该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潘永鸿介绍。
行走在如今的山丹农村,只见一条条高标准柏油路、水泥路织网般延伸至村村户户。昔日寂寥的山村、乡镇,被四通八达的道路网唤醒了,家用小轿车、特色农产品货运车、各式农机热闹地往来穿梭。正值春种时节,蹬着电摩来务农的农民乐开了花,“有了这样的大路,骑个电摩上地干活不怕颠,又快又省事!” (转二版)
新闻推荐
山丹讯(记者安维龙)山丹县清泉镇清泉村村民赵世君投资千万元建起现代化养殖场,带动周边群众从事循环养殖业,推动全县养殖业规模发展……在能人带动战略的激励下,该县全民创业热情高涨,民营经济快速发...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