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胡秉珍
一个个国有投资项目中标签约,一场场政府采购“情投意合”,一项项产权交易双赢互惠,形成双方受益阳光并进的和谐景象……短短两个月,山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受理交易64项,其中工程交易25项,政府采购39项,完成交易金额5906.03万元,政府采购节约资金155.59万元。筹建高效设施全
走进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程交易、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各类信息一目了然,信息发布区、办公区、公共资源交易区梯次设置。30多台套电脑、投影仪、打印机、摇号机、胶装机、多功能一体机等设备平台搭建完整,高清监控、液晶电视、对讲系统、拾音器、半球摄像机、调音台等招投标设备配备齐整,山丹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及时公布信息。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近年来,以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为主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越来越频繁,交易数额越来越大。为此,山丹县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时召开全县公共资源交易职能划转对接会议,就公共资源交易职能划转及进场交易程序、标准、监管等方面工作进行研究确定,协同相关部门加快交易职能的整合和重组,及时成立筹备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解决场地落实、人员划转、设备购置等相关事宜。目前,已核定编制15人,人员全部到岗开展工作。9月1日,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运营。
交易有序覆盖广
交易中心运营以来,该县发改、建设、财政、国土、交通、水利、卫生等职能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交易活动实施行业管理和监督,县分中心对交易主体进行市场监管,县监察机
关实施行政监察,县审计机关实施审计监督,构建了四位一体、互为制约的监管机制。建立统一交易平台、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信息发布、统一进场交易、统一监督管理的交易管理机制,达到管办分离、统一进场、集中服务、透明高效、规划主导、全面监督的效果,实现监督管理全覆盖。同时,安装的中心电子监控系统和录音系统,运用科技手段对交易过程全程监督,使交易行为由“暗箱”走向“阳光”,使交易规范从“无序”走向“有序”。按照“公开监督、公平竞争、公正办事、诚信交易”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规范制定进场交易流程图,形成一整套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交易运行体系和监督管理机制。
服务规范流程简
交易中心运行后,该中心先后补充建筑工程、水利工程、道路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政府采购等专家206人。9月份组织全县评标专家开展业务交谈培训会,在专家抽取过程中,执行专家随机抽取、名单保密、实名评分和回避等制度,加强专家库专家的遴选和储备。探索推行中介服务遴选制度,实行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加大虚假招标、恶意竞争、行业垄断、诚信缺失等问题整治力度,实现运行透明、规范操作、程序严谨的交易服务新格局。
同时,交易中心提前与交通、国土、水务等部门衔接沟通,适时掌握生态工业、***、棚户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教育卫生、旅游文化等基础建设项目情况,提前做好项目交易前期准备工作。对列入***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出台服务费优惠政策,优先受理项目进场登记、安排开评标场地、抽取评标专家、挂网公示,有效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交易时间。对工期短、时限紧,但办理前期手续滞后、部分报件不齐不全的重点项目,先行招标,限期补缺,优先保障项目开工建设,运转更顺畅、办事更高效的工作机制基本实现。
新闻推荐
——大马营镇窑坡村奶驴养殖能人高峨创业纪实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