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梁顺超
从双联行动到***,三年多来,张掖市地税系统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扶贫攻坚和扶弱济困,大力实施精确帮扶,在探索中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大水漫灌”+“精准滴灌”的***新路子。
政策“漫灌”+税惠“滴灌”
***工作中,全市地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省委“走进贫困户、助困解忧愁”的号召,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帮扶慰问,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一幅幅地税干部和农民群众、村社干部亲密无间的交流场景,见证了地税人与群众结下的深厚感情。近年来,地税系统坚持把深化政策宣传引导作为“思想扶贫”的利器,充分发挥税务部门职能优势,形成了国家政策“漫灌”+税收政策“滴灌”的全方位扶贫宣传格局。利用税收宣传月、法制宣传日、进村入户等时机,扎实开展“税法进乡村”等特色活动,年发放资料2600余份,举办宣讲15场次,受理咨询3600多次,有力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
帮扶“漫灌”+维稳“滴灌”
双联行动中,地税系统广大干部主动上门与8个村465户群众“结对认亲”,并逐户进行摸底调查,“精准”制定帮扶措施,帮助群众解决难题。今年,该系统成立帮扶工作队驻村开展工作,进村入户摸清特困户和贫困户情况,建立村户信息档案,科学制定脱贫规划计划,为***奠定了基础。领导干部带头深入扶贫点调查研究,提出帮扶计划并投入资金24.5万元,协助基础设施、危房改造等帮扶项目精准实施。组织开展“暖心行动”,在节庆期间走访慰问农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同时,利用进村入户摸底等时机,排查各类矛盾纠纷,集中汇总、分类调处,有效疏导群众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规划“漫灌”+文化“滴灌”
“每年初,市县地税局领导都会到村里和‘两委\’班子成员衔接帮扶计划,并组织联户干部到群众家中征求意见和建议,根据群众意愿确定帮扶项目和帮扶措施。”包村干部刘明说。市、县区地税局坚持因地制宜、长远谋划,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吃透联系村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工作八年规划、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从通路、通水等方面整体布局,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2.97万元,协调物资资金3640.78万元,援建通村道路、人饮工程等帮扶项目49个,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帮助修建通村公路6条36.4公里、文化广场5处、乡村大舞台2个,建设人畜饮水工程6处,援建养殖小区5个、村民卫生室6个、农家书屋8个,联系协调有线闭路电视入户80户,落实危房改造179户,建成“四化”示范村3个,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
输血“漫灌”+造血“滴灌”
以培育产业带头人为支点,通过政策上宣传、项目上协调、资金上支持,帮建奶驴、牦牛、绵羊等规模养殖基地5个,成立玉米、蔬菜、养殖等专业合作社6个,扶持养殖大户169户、产业带头人21户,引导联系村群众走上了规模化经营道路,精确破解了发展“瓶颈”。坚持“扶智”与扶贫结合,先后捐赠农业科技图书8000多册、电脑41台,分别援建农家书屋8个、党员电教室4个,邀请专家举办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培训42场次,切实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加快推进脱贫步伐。去年,市地税局帮扶的山丹县大马营镇窑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46元,同比增长17%。
产业“漫灌”+作风“滴灌”
近年来,地税系统干部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认真落实蹲点入户制度,实施扶贫攻坚“图表式”管理,帮助联系村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扶贫工作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同时,在扶贫工作中严格落实“八个不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1660多人次、征询意见132条,推动了“四风”问题整改。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集中资金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促进了“严”“实”作风落实,系统队伍建设进一步夯实。
新闻推荐
——山丹推进城镇化建设纪实
山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