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张掖市广大农民趁着晴好天气,平整耕地、拉沙运肥、维修大棚、购买农资,为春耕生产做好准备;各涉农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加大服务力度,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服务搞起来
本报记者张娟
阳春三月,天气回暖,临泽大地春潮涌动:农资经销商备足各类春耕物资,金融机构为群众办理惠农贷款,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讲解实用技术……
备足物资保春耕
走进该县金桥农资公司,工人们正忙着将化肥、种子等农用物资运往仓库。“这几天购买农资的农户越来越多,必须保证货源,这不,光化肥我们就储备了1.8万吨。”公司销售负责人张自全介绍说。
为全力保障春耕农资供应需求,该县从去年11月起就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农资采购和调运力度,同时引导督促农资企业补充紧俏的化肥、农药等。至目前,该县各农资企业及经销网点已储备化肥20402吨、地膜240多吨、农药20多吨。
惠农贷款助春耕
“我的贷款申请填好了,材料也带齐了,你审核下”“帮我查一下我今年最高能贷多少”……走进农商银行平川镇支行,营业大厅内挤满了前来办理惠农贷款的群众。
“现在办理贷款很方便,既不用担保也不用抵押,你看,刚10分钟我申请的7万元惠农贷款就办好了!”平川村一社农民顾军乐呵呵地说。
“我们围绕县委1号文件确定的‘深化三项改革、创新五项机制、推进六项融合\’工作重点,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计划发放春耕惠农贷款4亿元,切实解决农户春耕备耕资金短缺难题。”随行的临泽农商银行市场发展部经理裴春玲介绍说。今年,该县出台第九个县委1号文件,整合涉农资金1亿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转二版)
农民忙起来
□吴彤
早春时节,虽是春寒料峭,但在山丹县东乐、清泉等地,田间地头机声隆隆,随处可见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王延云是清泉镇双桥村三社农民,今年他流转了村里的300亩土地。笔者见到王延云时,他正忙着平整土地、耙地保墒。“农时不等人,误一春就是误一年。为了今年有个好收成,我们一家刚开春就上地忙活了。”王延云边干活边和笔者攀谈。王延云种的这个地块已经包了5年,这几天主要是整地保墒为四五月播种做准备。
走进该县现代农业试验示范中心,笔者看到这里早已挤满了前来选购良种的农民,现场还有农技人员为他们讲解选种注意事项。“以前种地比较盲目,收入涨幅也不大,现在讲求科学选种、科学种田,只有这样才有好收成。”前来选购良种的东乐镇农民陈文虎笑着说。“最近一段时间前来选种的农民特别多,一天最多能选200多袋,车辆也很多,通常在30辆左右。”该中心工作人员杜宏伟告诉笔者。
据了解,为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该县成立农资打假保春耕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农业、乡镇干部深入调查,摸清各种农用物资需求情况,确保春耕物资供应充足。目前,该县春耕备耕生产正有条不紊进行。
农资备起来
本报讯(记者陈海)张掖市供销系统及农资经营企业精心组织,多措并举,确保做好春耕农资供应工作。
去年8月以来,全市供销系统克服各种困难,全面掌握农资需求结构,了解农民用肥变化,提早组织采购,调整充实库存,力保春耕期间农资供应量足价稳,保证不断档、不脱销。至目前,全系统共调运储备各类化肥11.5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0.09万吨增长12.71%,占全市春耕化肥需求量20万吨的57.8%。积极开展系列化综合服务和“送农资、送科技下乡进村”活动,在增加经营服务人员、延长营业时间的同时,将农资商品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至2月底,全系统供应各类化肥5.54万吨,占全市春耕化肥需求量20万吨的27.7%。积极参与农资打假、市场整治工作,配合工商等相关执法部门和牵头单位,联手做好农资监管的工作部署和市场督察;系统内所有农资企业严把采购关,不购进、不销售“三无”农资产品,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资市场。
新闻推荐
山丹讯(记者翟继宗)山丹县将创业孵化平台、电商服务平台、技术合作交流平台三大平台建设作为推动创新创业的重点和主攻方向来抓,力促创新创业驶入快车道。该县按照“1+6+N”创新创业工作思路,多方...
山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