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书会·陇原行音乐诗歌朗诵会
陌上书会公众号LOGO
45个微信群,两个QQ群,线上人员8000。
成立刚刚满两年的陌上书会已然“庞大”。
“陌上”何解?
陌上问道、道在书中;陌路相逢,以书会友。
作为一个公益性民间文化读书交流组织,陌上书会有着勃勃“野心”——“推广全民阅读、终生阅读的理念,为创建学习型社会尽一份努力。”读书分享会、音乐赏析会、诗歌朗诵会……近百场的线下公益活动成为推动这一理念日渐深入的基底,也成为那一个个书友安放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地。
1.“50万像一座大山压着我”
在为陌上书会寻求“合法身份”这件事上,朱丽萍遇上了超过她能力范围的“坎”儿。
她还哭了一场。
朱丽萍解释,之所以哭,是因为一个“身份”需要50万元注册资金,对于陌上书会这样一个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以公益性质为本的民间组织而言,就是最大的困难。
不过,朱丽萍从不觉得哭能解决问题。多年前在浙江老家办工厂当老板,别人欠她50万元几年不还。最后钱是要回来了,也是受尽刁难和白眼,即便如此,朱丽萍都没哭过;工厂好不容易接到了订单,却招不到工人,好不容易把人招上了,又遭遇同行恶意挖角,朱丽萍也没有哭。
做陌上书会两年来,朱丽萍发觉自己似乎变得比以前爱哭了。“公益是有钱人做的事,50万,有钱人连眼睛也不眨一下。”前两天,朱丽萍又为了那50万注册资金能不能减少一些四处跑动,结果在办事机构被这样呛了一顿,回到住处朱丽萍就大哭了一场,越哭越委屈。“我在想,自己是不是在做一件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没有一分钱的外来资金,全靠自己还有书会里的书友往里贴,陌上书会这样一个公益性质的民间组织才走到今天,在全国300来家书会中,它的规模位居前列,书友不但来自全国各地,还有国外的。但遭受的委屈,让朱丽萍对自己做公益产生了怀疑。
如果不能获得一个“合法身份”,陌上书会就是一个非法组织。“50万(元)像一座大山压着我。”两天前,陌上书会刚刚举办了成立两周年庆典,但热闹的庆祝会也无法舒缓她的压力。
陌上书会从起初的QQ群到现在的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主要传播平台,进行阅读分享和交流,每天各个群内都会有美文转载、个人原创作品分享、优秀书籍推荐等内容。每两周一次组织线下交流活动,每期就某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迄今,书会已举办92期线下活动,主题涵盖了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邀请过诸多本地作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累计有4000多人次的书友参与了活动,分享了自己的知识与智慧。从去年开始,陌上书会还相继成立了陌上音乐社、朗诵社、体育社,并筹划建立诗社、书画社等更多兴趣社团。
2016年5月22日,陌上书会两周年音乐诗会在张掖举办,目前,书会在全省有七八个分站,“它们都是书会群里所在地区的书友自发成立的。”朱丽萍说。
前一天,陌上书会的一百多位会员应邀前往焉支山,参加“红色经典·五彩山丹”——山丹县红歌演唱暨焉支山诗会,“没想到焉支山那么冷,我穿少了,书友们好像也发现了,他们有的给我递来围巾裹上,有的给我拿来酒让喝一些取暖,还有的怕我冻病了,拿来了药。”朱丽萍说,“大家传递过来的温暖,关心,让我在那一刻忘了一切压力和纠结,就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了。”
2.“感受到大家求知的渴望”
王艺霏经常逛豆瓣之类书友云集的网站。两年前,她看到外省已经有各种读书会组织的一些读书交流分享的活动,觉得这种形式很好,她就在网上搜了搜“兰州读书”,没有。过了些时日再一搜,突然就在QQ发现了一个“兰州读书会”群(当时还叫兰州读书会,第四期活动才更名为陌上),果断申请入群。“一进群朱朱(朱丽萍)就跟我打招呼了,问我最近在读什么书,有什么体悟,我在屏幕这边就想:嗯,来对地方啦!”
看到书会第一期活动的通知,王艺霏震惊了,从标题到流程,像一个正式会议一样,写得非常严谨到位。书会一开始就步入正轨,每期活动都签到,有会议记录,比如谁读了什么书,发表了哪些观点,都是有记录的。“还有就是,每两周搞一次读书分享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
就职于高校的王艺霏读书颇多,到今天她都觉得陌上书会符合她对一个书会的想象和期待,“大家坐一起分享喜欢的书籍,我会做一些笔记,记下别人分享的有意思的、以后可能我会去读的书;有些书友的发言会突然给我一些灵感和启迪,我也会将这些收获内化在自己的人生哲学中。”王艺霏说在书会里也能和一些年纪大的书友们坐在一起,听他们聊聊人生经验,有些比较有启发,“书会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倾诉和表现的机会。”
李韶峰在一本叫《卷云汇》的杂志看到陌上朗诵社在招募会员,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申请加入。他在学生时代就是文艺骨干,尤其喜欢朗诵表演,自从踏入社会就疲于讨生活,朗诵表演就成了在家偶尔的自娱自乐。
现在,李韶峰是陌上朗诵社的骨干,十几天前,他代表陌上朗诵社登上了黄河剧院的舞台,在一场由政府部门发起的主流读书节上朗诵了诗歌《我是青年》。深情且富有专业水准的朗诵,赢得了无数掌声。
“也就在前些天,我在一个由兰州市政府主办的读书节上见到了白岩松,我和他之间就距离不到10米,当时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李韶峰说
李韶峰记得每一次活动,都会有一些朗诵表演方面的专家义务参加,虽然活动上他们没有专门的时间进行辅导,最多就是两言三语的点评,但也足以让朗诵社300多名业余爱好者欣喜不已,“因为我从自己的体会中感觉到了大家那种渴盼已久的求知欲。”如今已经有了一定水平的李韶峰在社的一个工作就是指导其他水平更低的朗诵业余爱好者。
加入陌上的不论是书友还是其他会员,都会在第一次活动上进行自我介绍,李韶峰在做了简单的惯例介绍后,对着朱丽萍鞠了一个90度的躬,然后大声说了一句:“终于找到组织了!”
3.“起码我试过了”
做陌上朱丽萍常常觉得她就像开着一辆车,时不时就有人上车和她一路同行,一段路程之后,就又下车了,然后,陆续又有人上了车……
找到著名作家、甘肃省作协主席马步升的办公室,朱丽萍多少有些贸然和忐忑,从书友那里知道马步升后,她就有了想请他做一期讲座的想法。李韶峰眼中“敢拼敢闯不怕困难”的朱丽萍就直接找上门去,尽管她当时心里并没有谱。
马步升的一口应承让朱丽萍既高兴又没有想到。“他还给我剥了核桃(让我吃)。”留给朱丽萍的是一股暖意。
“朱丽萍女士当时找到我,说及陌上书会时,我当时确实很感动。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先前,我曾有过(做书会)这种打算,但没有付诸行动。我觉得,在现时代,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民间组织,倡导、组织大家读书,读好书。朱丽萍有想法,马上就付诸行动,令我敬佩。”马步升回忆说。之后,他应邀给陌上书会做过一次专题讲座。“大冬天的,许多人从河西和陇东赶来,千里迢迢的。可见,我们并不缺少读书人,更不缺少读书的热情。我们缺少的是提倡者,组织者,当然,也缺公益赞助人。”
两年来,陌上书会有了公益赞助是在2016年书会依靠众筹举办的春晚上,当时,一个外省驻兰的药品企业赞助了1万元。“晚会的其他费用是靠我们众筹的5万元。”朱丽萍说。
这一次去张掖,像边城、临溪这些专家老师都是自费去的,这样的情况已经有很多次了。朱丽萍心里清楚,这是专家老师们认可自己做公益的行为才这样做的。
显然,没有经费,是制约陌上书会这一类民间组织能否走得更远的关键。
“陌上书会的日常运行,都依靠志愿者。这些志愿者的热情和敬业令我感动。也希望热心人士积极赞助这项读书事业,有钱的出钱,有物的出物,有力的出力。”马步升也替陌上的未来着急。
现状的窘迫让朱丽萍有时病急乱投医,她现在总想象着能“撞”到一些“大款”——比如大企业家什么的——给予陌上一些资金支持,陌上会以提供品牌策划或品牌宣传服务等作为回报。
但朱丽萍想,陌上书会就要它纯粹的公益。“正是这种公益性才让陌上吸引了这么多人。”
陌上书会的第一次线下交流读书分享会共有8人参加,分享的书籍是当时极为畅销的柴静的《看见》。事实上,朱丽萍也很清楚,诸如《看见》这样专业性浓郁的书籍并不是很适宜他们这样的书会,毕竟数量不多的书友中“读书多的”终是少数。
但最重要的一点,朱丽萍被《看见》中的一段话震撼了。
“他押了十美金,搓了搓手,使劲抱住那个台子,没搬起来,再一次用力,还是搬不动。他只好退下。突然,他大声叫起来:‘去他妈的,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
这是美国作家肯·克西的小说《飞越疯人院》中描述的一个场面。
“我总算试过了,起码我试过了。”多少次,朱丽萍的心里也就这样叫嚣着。
文/ 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雷媛
图/ 陌上书会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00块钱对我们农民来说数目不小啊,丢了钱我都快绝望了,是你们救了我,真的感谢你们!”被救助的男子杨文秀流着感激的泪水拉着城关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的手...
山丹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山丹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