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内雕像
打造特色景点 发展滨州黄河旅游业
打响黄河旅游的品牌潜力无限。黄河滨州段有其独特的旅游优势,这里距离京津最近,有交通最便利的旅游通道,这里是南北交通最繁忙的地段之一。只要精心策划,广泛宣传,认真组织,一定能够使黄河游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市政协委员钱玉锋设想:
1.沿黄河两岸建森林公园,把旅游和休闲结合起来;
2.建黄河观光塔。目前可利用黄河一桥南端的高塔,让游客登塔观黄河气势,相信在几十米的高处观看黄河美景,三桥雄峙,滨州城市景观尽收眼底,登塔收费;
3.建周恩来雕像。黄河滨州段是周总理骨灰播撒地,宜在黄河一桥南端西侧黄河拐弯处建立纪念碑和周总理全身巨型雕像,供游人瞻仰并拍照留念;
4将高速公路大桥和公铁大桥中间的黄河两岸建成旅游观光带,广植树木,增设景点使其与黄河融为一体;
5.把黄河游和历史文化游、冬枣采摘游、孙子故里游有机结合起来,精心规划线路,合理布置景点,发挥最大旅游效益;
6.加强推介,特别是向京津、淄博等地的推介,大力宣传从京津地区自驾到滨州游览黄河的便捷性;
7.鼓励本地城乡居民游览黄河,尽快开通滨州到各县城的公交线路,降低公路票价,促进旅游业发展。
设立周总理纪念碑及园林景点
从周恩来总理在1970年2月13日晚接见出席全国棉花会议的惠民地区代表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滨州的杨柳雪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周总理逝世后,他的骨灰撒到途径滨州市的黄河里(据说是在北镇黄河大桥附近)。
总理逝世后,滨州人采取多种形式缅怀他纪念他。如在滨城区第一小学设立山东省第一个“周恩来班” 、在杨柳雪建立怀周祠等。
如果说孙子、范仲淹、董永等古代名人值得我们为建设和谐滨州、文化滨州而努力的话,当代及近代伟人为中国为滨州作出的巨大历史贡献和对当地的影响更应该让后人缅怀和铭记。市政协委员王大生建议:
一、在滨州建立周恩来总理纪念碑。碑址可考虑选在黄河大坝北岸,黄河大桥附近有开阔空地的地方。同时建周恩来巨大石像,并在周围用200-300亩地建成园林,形成一个园林景点。
二、做出规划后,公开招商引资,可吸引当地部分群众入股建设并经营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和部分就业问题。
加快滨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滨州在历史上曾为中国革命做出过重要贡献,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红色旅游资源,如果将这些资源及时进行合理的挖掘、整合、开发,必将推动滨州旅游产业乃至整个滨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九三学社滨州市委提出发展滨州红色旅游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滨州红色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生态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红”、“绿”紧密结合,将创造出滨州红色旅游的拳头产品。
(二)创新红色旅游内涵。以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为例:首先,可以实行陈列馆解说方式与高科技演示方式相结合,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通过图片、文字材料、实物和声光电等形式和手段,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再次,可以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加大体验性的分量。
(三)营造红色旅游环境。红色旅游作为一项旅游产品,同样需要解决旅游中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问题。如在吃上要作好文章,推出特色农家乐、渔家乐,餐馆的命名上最好体现“红色”。旅游商品开发注重“老渤海”、“长白山”特色,如草柳编等工艺品和纪念品。
(四)宣传推介红色旅游。通过参加旅游交易会、媒体宣传、旅行社考察路线等多种营销手段,全方位宣传推介滨州红色旅游。通过促销的多样化,实现从“让人知”到“让人来”的变革。特别要结合建党、建军、建国节日,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系列活动。如举办“老渤海”精神研讨会、红色旅游商品交易会,与体育相结合举办“革命圣火的传递、老渤海精神的延续”为主题的接力赛等等。
(五)政府尚需加大投入。政府需不断加大对振兴红色旅游业中的经济支持地位,不断加大对其经济支持力度,逐步解决市内红色经典场所和纪念地的开发,力求近几年能有一个较快发展。
加强秦台旅游风景区维护开发
秦皇台位于滨州城区以北偏东15公里处,历史底蕴丰富。近年来滨城区投资1100多万元将秦皇台开发成了风景旅游区,新建了秦台民俗文化大院、徐福祠、秦皇台奶奶庙、文曲庙、黄河名胜浓缩壁等五大景观,与秦始皇铜像、秦皇台碑亭、阙门、八角龙井、英贤桥、龙王庙等相互交映,成了黄河下游沿岸的著名旅游景区。
秦皇台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文化内涵,较大规模的开发前景,结合附近的渤海革命纪念馆,形成一个立体的文化教育基地。考察时发现景区开放后,管理滞后,缺乏维护,致使已开发的项目有不同程度的破损,极具文化信息和开发价值的民俗文化因缺少资金得不到开发。
民革滨州市委建议:政府部门成立秦皇台景点开发办公室,负责秦皇台景区的开发设计和招商引资,为景区的整体开发做好项目规划,同时对开发公司做好监管工作。景区的开发不能以商业性的墓地作为重点,要把秦台文化融合打造成一个立体的旅游景区。
要加大景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景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用房及附属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公厕、停车场);以及景区大门;编制旅游解说系统规划。修好给排水工程。做好生态绿化工程。
开发开发区“关家庙”遗址
“关家庙”遗址位于滨州市经济开发区里则办事处关家村西。
据当地健在的老人说,“关家庙”原名叫三宝殿,始建于唐朝,第一次重修于明朝,第二次重修于清朝(有石碑文字记载),占地面积约4.5亩,房屋约35间,前后二进院,前院由三宝殿(山门)、钟楼、鼓楼、东厢房、西厢房、碧霞宫等房屋组成。
现在的关家庙遗址是一处已经被开垦为粮田及林地的高土台子,当初拆毁房屋遗留的残砖烂瓦俯拾皆是,当年彩色的瓦到现在仍然色彩鲜艳,造型优美。当年的遗址墙基及当初为保留文物而掩埋的石碑、香炉、供桌等石质器具现仍埋于遗址下面,亟待挖掘整理。为重现关家庙历史风貌,再现当年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发展滨州旅游业。
市政协委员孙朝晖、王大生建议:一、将关家庙(三宝殿)遗址纳入滨州市旅游业规划;二、建议组织专家制定出关家庙遗址复原图。三、及时进行挖掘掩埋于地下的关家庙文物,以防不可估量的更大的损失。四、重建关家庙遗址,扩大滨州市旅游资源。五、把现在仍健在的了解关家庙情况的老人对关家庙遗址的描述以及留下影像资料,或留下文字性的资料,以防失传,应是主要的抢救性措施之一。
公开发行
滨州旅游地图
近几年来的滨州早已以特有的姿态展现在黄河之畔,无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景点布局、园林桥梁、四环五海、市容市貌等都有着自己的特色,来滨州旅游和观光的省内外客人也越来越多,为此旅游业也已成为滨州的一大亮点之一。
然而市民们对近几年来滨州市新建的许多新景点、新项目往往都是只听说名字,不知道地方和路线。有朋友来访,也往往是因为没有专门供旅游参观和观光用的旅游地图而尴尬。
市政协委员王大生为此建议,在滨州市的旅游发展初级阶段,市政府应拿出专项资金,以扶持滨州旅游地图尽早公开发行,为滨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建立中海
综合风景区
滨州市应该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基础上,加大规划力度,改变中海风景自带车30分钟一游的局面,建立中海综合风景区,充分发挥旅游业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功能,启动消费市场,拉动滨州市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旅游品牌,全面提高滨州旅游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巩固深化“创优”成果。
九三学社滨州市委建议:加大规划设计力度,出台中海综合风景区总体规划,增加景点布局,以儿童游乐、青少年游乐项目为主,景点的设置可以是带有孙子兵法特点的迷宫景点、儿童娱乐大世界、青少年游乐项目为主。
建立“乍启典艺术纪念馆”
乍启典,字徽五,号鲁北一民,斋名挚典堂,一九二二年生于田横故里(山东省高青县)一木匠世家,是我国当代著名国画家。
乍启典先生一生苦学、大器晚成的艺术经历,与白石翁相似。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时党和政府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乍启典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文史馆员、山东美协名誉理事、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8年山东省委提出了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战略目标,但目前滨州市还没有一所内容丰富、高规格、高标准的艺术馆。乍启典的艺术成就在国内外影响大,可弥补滨州市艺术馆之缺憾。
市政协委员王大生建议采用政府补贴和市场运作方式相结合,建立以乍启典先生命名的“滨州乍启典艺术纪念馆”。
通过建立滨州乍启典艺术馆这个平台,充分吸纳其艺术成就,并汇聚滨州艺术家之精华,可进一步凝聚滨州市的文化氛围,提升滨州市知名度,更好地促进滨州市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新闻推荐
□通讯员 张宗帅 刘苗 本报邹平讯 12月20日早晨6点半,青阳派出所接到青阳村村民宋明弟的紧急求助电话,说今天早晨打开羊圈发现自己家的80只山羊不翼而飞。...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