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首届“和谐杯”初高中“七说”说课大赛在天津市南开附中举办,本校4名教师均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赵群群、郝小菲获得全国一等奖,孟庆荣、崔卫卫获得全国二等奖,图为获奖教师向同事们介绍大赛情况。近日,髙青四中被市教育局确定为首批市幸福学校建设试点学校。该校将增进师生幸福作为重要价值取向和追求,通过实施一系列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了“幸福学校”建设。
实施教师“乐业”工程
高青四中将“人才强校”作为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教师“乐业”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成效。
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师德报告会、演讲比赛、读书活动、幸福标准大讨论等师德建设活动,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使命感,引导教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学校深化“拜师结对”“名师示范”“教学大比武”“教学反思”“观课议课”等系列活动,各级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人数跃居全县前列,广大教师的幸福指数日益提升。制定了名师标准,两年一届名师评选,在名师的职责、义务、待遇上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名师工作室”,让名师在改进课堂教学、构建教学模式、形成学科教学特色、加强课题研究、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培养学科骨干、强化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
以新课程理念及县教育局“以学定教、学案导学”模式为理论依据,探讨出了“一案(导学案)四步(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课堂检测)”教学法,鼓励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通过课堂微环节研究、提高教学微技能、每人一节领题课等活动,引导教师注重对课堂教学环节的研究,让课堂变成教研的阵地,打造学生喜欢的课堂。
实施学生“乐学”工程
高青四中在校园内倡导“乐学”理念,创设“乐学”情境,培养“乐学”精神、“乐学”能力、“乐学”习惯和“乐学”品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学生养成教育定位为办学特色,通过系列教育、一日常规落实等活动训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通过星级评价的手段强化学生的优良品质,让学生把追求优秀内化为一种习惯,使学校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更加亲密,学风更加浓厚,校园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经常开展体育、艺术、综合实践等活动,组织建立多种学生兴趣小组、特色社团,建立学生活动制度与评估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发展选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把以德治校作为学校的育人宗旨,坚持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学校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感受融入集体的内在喜悦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感悟中得到提高。编发《学生多元化评价成长手册》,让学生自己制定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的突出表现,记录在自己的成长手册内,增强进步的信心。从“学生是主体”的角度出发,通过评价的全程化和评价内容、主体、方法的多元化,发挥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交流合作、互助成长”,树立起成功的自信心,成长的喜悦感。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实施“强身健体工程”,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培育幸福、健康少年。
实施家长满意提升工程
为建设当地一流学校,高青四中启动实施了“家长满意工程”。学校通过家长参与管理,实行民主监督,深化内部改革等手段,优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抓住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热点和亮点工作开展宣传,让全社会了解学校,了解“幸福学校建设”活动。持续开展“百名教师访千户,师生情谊传万家”家访活动,广泛听取家长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存在问题,整改结果及时反馈给提议人。不断加大对贫困弱势学生救助的力度,高度重视残障儿童、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不断完善对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学校有385名学生受到国家、单位、个人的救助,保障了每一个学生能够安心就读。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家委会和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大力开展“家校合力育人”工作,丰富家长学校的课程资源,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为幸福学校建设增加正能量。
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中小学生创新大赛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总决赛团体金奖,市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文化建设先进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高青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特色建设先进单位、竞技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扳倒井第九纯粮固态发酵白酒酿造车间获“大...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