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构建尚德课程体系 塑造特色育人品牌

来源:淄博日报 2013-10-26 07:20   https://www.yybnet.net/

□孙华东

近年来,高青县中心路小学紧紧围绕“尚德”理念,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精心打造特色德育课程体系,努力塑造育人品牌学校,取得了令家长、令社会满意的成效。

一、加强德育教育教材建设,奠基德育文化底蕴

2008年,我们组织骨干教师编纂了一套《中心路小学国学诵读丛书》,五个年级每年级一册,主题分别为“仁、义、礼、智、信”,每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凸显德育主题的古典育人故事篇,二是《论语》、《百家姓》、《大学》等国学经典篇,三是《岳阳楼记》、《陋室铭》等美文共读篇。2013年,组织骨干教师对该丛书进行了第三次修订,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将本套丛书升级为“德育教育”系列丛书;二是拟定《德育教育系列丛书课程标准》,使教材的使用有“标”可依;三是组织我校全体师生补充撰写围绕在身边的班级、学校、家庭、社区中凸显“仁义礼智信”的小故事,目的在于使学生感受到德育并不遥远,仁爱、正义、知礼、智慧、诚信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校在强化以品德与生活(社会)以及各门学科必须有机渗透德育的同时,更是将“德育教育”纳入了校本课程实施体系。我们明确了德育教育教学的分工:语文教师为学科类教师,负责经典解读;班主任为实践活动类教师,负责汲取经典精华,组织日常德育实践活动。学校为每个年级每周专门开设了一节德育教育课,并把每周三的课外活动定为德育教育活动时间,使学生有了统一的读本,课程有了课时保障。

课堂是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仁义礼智信、如何做到仁义礼智信的主渠道。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组织引导语文教师对《德育教育》丛书进行了精彩纷呈的解读。在德育教育课上,老师带领孩子们,或拍手,或扣桌,一组接一组,男生连女生,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地诵读着。当轻而脆的击掌声、柔而温的扣击声和着甜津津的童音送出这古老而清新的韵句,整个教室里一片安静,师生都沉浸其中,感受着诵读的美丽。

老师和孩子们还在课间游戏时把国学经典诵读内容融于其中。女孩子边跳皮筋边背《三字经》,男生边跳“马莲花”边诵读《弟子规》……孩子们通过这样的诵读,浸透着良好道德的种子在他们心底慢慢发芽生根。

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我们更加注重根据其文本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以达到“育人”的功能,这才是德育教育的真正追求。班内许多同学往往为了点小事斤斤计较,老师把《增广贤文》中几句警句加以整合,对学生进行巧妙的思想道德教育。课堂上,老师从同学们之间发生的一件件小事入手,让学生来谈感受,然后引出《增广贤文》中“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在一遍一遍的诵读中,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孩子们懂得了做人要学会宽容,并且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一位老师在随笔中这样写道:“听着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感受着学生身上的变化,看到学生道德品质得到提升,我的心里产生一种别样的感动——诵读真美!”“德育教材”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教育资源,成为了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源头活水。

二、开展丰富多彩活动,有效拓宽“尚德”途径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德育活动的途径,追求德育教育知、情、意、行的融合统一,是我们的努力追求。

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班级或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参加人员不仅包括学生和老师,还有家长团队。学生、家长、老师同台演出,或诵读,或吟唱,或弹奏,或表演课本剧,全体师生和家长浸润浓浓的经典文化之中,知书达礼、孝老敬亲、温文尔雅、无私奉献和团结互助,在这里得到了极好的诠释。

我校组织一到五年级五个学段的学生,分别围绕“仁、义、礼、智、信”这五德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德育实践活动,努力追求着德育工作的知行统一。譬如我们从一年级开始组织实施“爱”的感恩活动,“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友邻、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是我们精心构建的“爱”的系列活动。单拿“爱自己”而言,我们主要组织开展的是“我长大了”系列实践活动。“我有双手会劳动”:自己穿衣服、叠被子、洗刷碗筷、准备学习用品、整理书包、收拾书桌、洗袜子和小衣服等;“我敢自己睡觉啦”:晚上自己洗漱完毕后,不用父母陪独立睡觉;“我能自己学习了”:对各门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读书,养成按时独立作业、学习的好习惯,遇到困难学着自己想办法解决;“我的特长顶呱呱”:在写字、画画、手工制作、弹琴、唱歌、跳绳、下棋等方面有自己的特长;“我能当好值日生”:热爱劳动,学会正确拿、放和使用卫生用具的方法,认真扫地、拖地、摆放桌椅等;“我是自信的好孩子”:喜欢自己的学校和班级,愿意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上课积极发言,不懂就要问,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清晰;“我是父母的小助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主动给父母捶背、端水、铺被子、拿拖鞋等。

“以前我们无论对孩子多体贴,多关心,他总是爱向我们发脾气。吃饭挑最好的,穿衣服还要名牌。最近孩子变了,吃饭时知道给大人们夹菜,好吃的给他奶奶送去,一吃完饭就抢着刷碗,真让人高兴。”这些家长感言展现了我校开展“仁爱”教育的成果,促进了经典国学诵读与感恩教育的协调发展。

为有效延展活动成效,我校每个学年都通过不同形式向家长、向社会展示德育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切实构建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立体化的德育网络。截至目前,我校按既定计划已组织开展了两届“感恩节”暨德育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活动。文艺汇演中,精彩的歌伴舞、国学诵读、诗朗诵等表演形式,让在场的广大师生和家长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

三、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尚德”教育氛围

学校本着“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的校园文化设计理念,构建了立体化学校文化建设体系。如根据“仁义礼智信”设计的楼层文化、以名人励志为主要内容的楼梯间文化、以二十四孝为主要内容的墙体文化和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要栏目的班级文化,现都已成了文化育人的直面教材和重要的课程教育资源。

每天上学放学时间,许多家长就会聚拢在学校门口的宣传栏边,或啧啧赞叹,或连连点头,或小声交流。学校设立的“感动你我他”宣传展板,吸引了许多原本步伐匆匆的家长。他们在观看师生用相机捕捉到的班级中、校园里、家庭里、社区中的感人瞬间。《我给妈妈来洗脚》《守望》《奶奶的小棉袄》……张张照片再现了孩子们身边的美德场景。在这里,收获的不单单是感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得到启迪和激励。

学校在各班教室门外的墙壁上,专门拿出一块阵地设计了“经典与感恩同行”栏目,成为各班的感恩墙。感恩墙内容主要有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班主任组织全班学生或家长用相机捕捉身边的种种感人瞬间,以尽最大努力彰显孩子们身边的感动和美好;第二个主题是引导孩子们搜集整理凸显年段德育主题的名句箴言、感人故事,用笔抒发心中的感动;第三个主题是展示本学期德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努力追求德育的实效性,以求得知行统一。

“今天是二年级三班于泽洋同学的生日,同学们为你点播了歌曲,祝你生日快乐,学习进步……”这是红领巾广播站点歌台栏目正在为过生日的老师、同学点歌祝福。为了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德育阵地功能,围绕着“尚德感恩”这一主题,我们开辟了包括新闻直通车、励志小故事等9个栏目。现在,红领巾广播不仅成了学生课余时间喜爱的栏目,连老师也成为了热心的听众。刚刚毕业分入我校的吴盼盼老师在学校信息平台中留下了这样的话语:“没有想到今天会收到学校订送的生日蛋糕,更没有想到广播中传来了生日的祝福。这让我在这阴雨霏霏的秋日里感到了阵阵的温暖……”

经过近三年来的探索实践,孩子们的广播水平已经大有提高,广播内容丰富多彩,收听广播已经成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颇为期待的一件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又一个感恩教育的平台已经悄然而成。

近几年来,经过我校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淄博市创新教育先进集体、淄博市最具影响力学校、首批“淄博市普通中小学德育活动品牌”、淄博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经典与感恩同行”德育活动被确立为淄博市首批创新教育项目等。淄博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与人文素养培植实验研究》经过学校课题组近三年的研究,已初显成果,研究报告已结题。

(作者为高青县中心路小学校长)

新闻推荐

,高青一中和天津静海一中在高青一中开展了“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构建尚德课程体系 塑造特色育人品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