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峻峰崔香君通讯员崔建伟孙尤芳
近日,记者走进高青县著名的养鱼专业村艾李村时,只见村民们正忙着捕鱼、卖鱼,前来买鱼的客商络绎不绝,好一派丰收景象。
“有了农商行贷款的扶持,乡亲们搞养殖如鱼得水,是农商行帮俺们圆了致富梦,俺代表乡亲们说声谢谢啦!”谈起高青农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扶持淡水养殖的事,村党支部书记李国堂如是说。
高青县艾李村濒临黄河,发展淡水养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李国堂介绍,村民从事淡水养鱼已有15年的历史,主要养殖黄河鲤鱼、梭鱼、草鱼等生态鱼,人均年收入7000元,淡水养鱼已经成为艾李村的主产业。
为满足艾李村农民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需求,今年以来,高青农村商业银行通过认真研究当地渔业发展的实际,创新思维,大胆突破,探索信贷新产品,推出“农商行+合作社”模式,引导当地养鱼户抱团发展。高青农村商业银行推出了大联保体贷款,扩大信贷供给,从而使当地养鱼户树立并增强了发展渔业的信心,推动当地渔业发展走向产业化、规模化的道路。
艾李村的绿农渔业合作社是高青县较有影响力的专业合作社,入社的养鱼户有80多户,该社社员在进鱼苗、饲料、售鱼等环节有着良好的协同性,为大联保体贷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组织形式。但是,以前的绿农渔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员入股资金少,资金互助的形式在社员之间还无法展开。高青农村商业银行引导绿农渔业合作社社员增加入股金额,逐步筹集互保基金。互保基金存入该行后,该行根据养鱼户的信用情况和经营情况,以1:4的比例对联保体发放贷款,从而为渔业合作社社员发展生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截至目前,高青农村商业银行已累计向艾李村46户养鱼户发放贷款520万元。在该行的扶持下,艾李村的养殖规模扩大到400余亩,年可实现利润265万元。如今,该村的村民说,农商行为俺们农民上门办理贷款,真是农民的贴心人,让俺们往后的日子更有奔头了。
新闻推荐
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高青县推进“三个中心”一体化建设记□本报记者潘卫平通讯员牟强张彭牛向阳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