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就笑,乐了就跳。在地处黄河岸边的高青县,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会自发聚集在一起,演戏唱歌跳舞,热闹的场面让冬天的夜晚变得美好而温暖。
文化设施建在民心之上
“走嘞,跳舞去。”11月13日晚上,芦湖街道寨子村六十多岁的陈凤美大娘呼朋引伴去广场上跳舞。她们手拿彩扇,随音乐翩翩起舞。“每晚出来扭一扭,扭出了一个好身体,扭出了融洽的街坊关系,”陈大娘一边跳一边说。
近两年,高青县筹措近1000万元资金,先后规划建设镇级综合文化站9个,镇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9个,建成村级“农家书屋”340余个,文化大院600多处。完善的文化设施使群众既能学习文化,又能娱乐健身。
文化下乡扎根沃土之中
一进入冬季,高青县的文化下乡活动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这些年,该县积极探索文化内生机制,组织县剧团及“草根剧团”每年开展200余场次的送文化下乡活动。
他们不仅“送”,更注重“种”。两年投入50多万元,扶持了8支乡村文艺队伍,组建起曲艺团、龙狮队、锣鼓队等民间文艺团体24支。扶持建设田镇街道办青苑社区、青城镇东大张村、高城镇孟家村等特色文化新村18个。对200多名民间艺人进行登记造册,推荐出50余名省级农村文化人才;聘请文化辅导员下村传授文艺知识,对乡镇文化干事、农村文艺骨干进行免费辅导,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
文化发展走出市场之路
基层文化发展,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增进基层文化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化结对共建,是高青探索出的一条文艺发展新路子。他们在推行县、镇、村三级文艺辅导机制中,把基层文化活动和党建示范村、文明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结合起来。将开展农村文艺辅导志愿服务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在丰富基层文艺生活的同时,也丰富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内涵。
青城镇东大张村是淄博市有名的戏曲村,该村的“乡音”剧团进入冬季就忙得不亦乐乎。“冬天是剧团最忙的时候,演出订单现在都排到了半月以后,”剧团团长张明秀说。乡音剧团利用农闲,走村串巷,搭台演出,创出了牌子,闯出了路子,也赚足了票子。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