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田镇街道农民“三忙”闹春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邵云霞 王晓晖

来源:淄博日报 2014-03-18 06:30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记者在高青县田镇街道采访时发现,人们正迫不及待地开始播种一年的希望。有的忙招贤,有的忙栽种,有的忙网销……料峭春寒中,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人勤春早”的动人场景。

忙招工富裕双赢

“今年国家继续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我们扩大了基地规模,现在还缺20多个工人。”山东莱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负责人王金涛说,本地富余劳动力、留守妇女,经过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基本的活儿都干得了。今年是公司增资扩产的开局之年,现在签下了4个大订单,仅靠老员工根本忙不过来。“现在我们到处打广告招工,才来了十来个人。你说急人不急人……”

“栽苗、缠钢丝、吊绳、育苗、嫁接、防治病虫害……啥活都学着干,一年下来比以前多收入两万多元。”正在基地大棚里忙着整枝的柴家村农民王佃花对能在家门口就业感到非常满意。看到公司缺人,她打算把年前返乡回家的表妹介绍来。

忙备耕栽培希望

3月16日一大早,冯郭村村民郭进勇撂下饭碗便跑到了自家的西红柿大棚。“这两天天气暖和,正是移栽秧苗的好时候,得赶快栽上。”说话间,郭进勇从大棚外的三轮车上端下一盘盘嫩绿的西红柿苗,接着将塑料格盘内一株株“四叶一芯”的西红柿苗移栽到大棚。

郭进勇乐呵呵地说,“家里种了4亩多西红柿,只要气候好,上心管理,一亩地可以收入一万余元。”

记者在前池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里看到,村里聘请的技术员王立宾正现场为群众讲解如何优化种植模式,获取最大收益。“采用这种地膜栽培式种植,先栽葡萄后建棚,既不影响葡萄生长,也不影响基地建设进度,可提前半年见到收益。”时下,种植户主动访“专家”,聘请“科技保姆”,成为高青农民科技闹耕的新时尚。

忙网销寻觅商机

“2cm国槐,5—7cm白腊,10cm法桐,这些规格的有没有……”3月15日,马家村浩泰林业基地负责人马付龙正在网上与天津的客户联系业务。

“各地苗木市场上哪些产品更畅销,价格怎样,只要点击一下网址,什么都一清二楚了……”马付龙说现在挣钱靠科学和技术,网络已成为他们致富的“千里眼”、“顺风耳”,再翻“老黄历”就跟不上形势了。

种植户马金刚以往都是通过传统方式外销苗木,这几年通过网络销售走的货明显增加。“国槐、白蜡、垂柳、合欢……只要是公路边的乔木,我们村里都有,一年纯利润在二三十万元。抢先一步、马上行动,才能‘马上有财\’。”马金刚笑着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花沟镇:“爱心家长”制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田镇街道农民“三忙”闹春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邵云霞 王晓晖)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