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正值周六。黄河岸边蓑衣樊村村民翟晴晴的农家小院座北朝南,家里映北墙上“玉淙饭店”4个字令人耳目一新。走进院落,只见厨房、客房、洗浴间、卫生间等间室内干净整齐,都统一配备了崭新的器具设施。清新的小院里有当地农产品和风情小物件点缀其间,使人感受到浓浓的“黄河人家”民俗文化氛围。
在高青县经济开发区蓑衣樊村,像这样的“黄河人家”农家乐达30多户。
走在田间小道,荷塘散发着清香,稻田呈现金黄。在湿地一个拐弯处,来自滨州的李先生正在享受恬静和垂钓之美,他一早从滨州开车过来。“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黄河资源优势,原生态、无污染,是节假日感受黄河文化、观光放松的好去处。”李先生高兴地说。他还向记者展示了自己鱼篓里生猛欢实的鱼。
蓑衣樊村北靠黄河,南临大芦湖水库,三面环水。湿地面积达4000多亩,居全市之首。该村于2013年被农业部确定为“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该村过去是省级贫困村。为进一步为村民拓宽致富路,近年来,该村立足自身优势,把发展定位于生态立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黄河民俗风情游,致力于打造“平原美丽乡村”样板,实现文明、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逐渐改变过去无工副项目、无集体收入的贫穷落后局面。
自去年以来,该村在省、市、县以及经济开发区上级部门的帮扶下,打造观光农业和“黄河人家”民俗风情文化游品牌,展示黄河风情、湿地风貌、生态庄园、湖畔特色的美好生态环境。
发展美丽乡村游和观光农业品牌,必须对过去陈旧落后的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改造,让观光者进得来、住得下、游得好。村两委领导班子基于这一共识,自今年初以来拉开了水、路、电等基础设施提升改造的序幕。由于该村多年经济落后,道路沆洼不平,电器设施失修,改造提升工作量大,资金缺口大。村两委班子积极克服困难,采取向上级争取帮扶一块、筹集一块、村干部拿一块的办法,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目前,新建和改造道路4000余米、上下水设施7000多米。该村还成立了保洁队,对垃圾统一管理运送,做到日产日清。
采取村里补助、统一管理的办法,大力发展具有黄河风情特色的“农家乐”,让观光者来村感受黄河文化、吃农家饭、体验农家生活。目前建设了生态采摘大棚、体验式原生态种植农场、稻田蟹垂钓基地。将进一步挖掘当地民俗文化资源建设黄河民俗博物馆,设立米酒坊、豆腐坊、磨坊、织布坊,以及“黄河人家”风情小吃一条街,使千百年沉淀的乡愁文化、情感记忆得到挖掘、继承和延伸。还将设立湖畔书吧、荷塘月色观赏、篝火晚会等,融入现代化元素。一个具有黄河特色的“美丽乡村”正迎面走来。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