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纳税人反映的多头跑、填表复杂、排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淄博地税以“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税务人”的理念为指引,本着简政放权的原则,再造业务流程,全面清理各项涉税文书,推行“一首问、三公开、三减负、六提速”服务措施,全面提高了纳税服务质效,促进了税收工作扎实开展,打通了纳税服务“最后一公里”。
伴随着10月1日《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面实施,淄博地税又开始了纳税服务的新变革……
□本报记者薛燕
通讯员林锋李炳汉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共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成为了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全市地税系统顺应社会发展大潮,围绕纳税人需求,积极主动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的纳税服务,建立了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征纳关系,奏响了一曲纳税服务新乐章。
“打通纳税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就必须知道纳税人关注点在哪儿?”市地税局局长王建中开门见山地说,优化纳税服务关键是真正了解纳税人的需求,然后为纳税人提供全面、规范、便捷、经济的服务措施。而纳税人最关心的无外乎如何快速地办结涉税事项,以及是否享受到了该享受的税收优惠。
纳税规范有章可循
办税程序繁琐、报送资料重复、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影响纳税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此市地税局多措并举,强化落实,扎实推进《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面落实,促进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全方位升级。“《纳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优化和整合服务资源,有效地解决纳税人办税‘最后一公里\’的各种障碍和问题。”王建中介绍,在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10月1日《全国县级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全面实施,一场前所未有的纳税服务改革正在全国铺开,这意味着纳税服务标准自此更加有章可循。
据介绍,《纳税服务规范》共分为9大类72项1120条,内容包括税务登记规范、税务认定规范、发票办理规范、申报纳税规范、优惠办理规范、证明办理规范、宣传咨询规范、权益维护规范、文明服务规范,基本涵盖了纳税人经营运行中的涉税事项。今后,纳税人无论走到哪里,在办理税务登记、税务认定、申报纳税等业务时,需要报送的材料、办理流程和享受到的服务标准将基本一致,同时办理环节、时间将大大减少,可享受到最大的方便和快捷。据测算,《纳税服务规范》实施后,淄博市高新区分局办税服务厅纳税人报送资料平均减少39%,办税环节平均压缩42%,办税时限平均缩短56%,县级税务机关前台即办事项增加50%以上。
《纳税服务规范》全面实施前后,全市地税系统开展了比对差异活动,依据《纳税服务规范》认真梳理现行制度文件和业务流程,严格规范涉税办理流程和时限,规范纳税人涉税报送材料,为纳税人提供标准化纳税服务。同时,按照《纳税服务规范》要求,全面清理纳税人资料报送,凡未在《纳税服务规范》中列明的报送资料,基层税务机关一律不准让纳税人额外报送,不准给纳税人办税增设额外条件。
全市各级纳税服务部门采取了集中座谈、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向税务干部的《纳税服务规范》培训。同时,利用办税服务厅、税企QQ群、门户网站、办税厅宣传栏等平台向纳税人广泛宣传,在扩大知晓面、提高影响力的同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纳税服务变税企“润滑剂”
打通便民办税“最后一公里”的着力点在哪儿?市地税局税纳税服务中心主任尹燕波认为,关键在解决好纳税人的涉税问题。
“‘全国青年文明号\’不是空喊出来的,我们有些服务标准要高于现行的纳税服务规范。”临淄地税分局纳税服务大厅负责人樊敏霞介绍说,近年来,临淄地税分局制定了较全面、规范、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在全市地税系统率先推出了领导坐班制、双屏办税、午间值班制度等纳税服务举措,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把纳税人的需要作为重点工作,从点滴小事做起,每一步都力求落地有声,见到实效。
高标准的纳税服务受到纳税人叫好的同时,也逐渐成了改变税企关系的“润滑剂”。
“地税局工作人员不仅态度好,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为企业解决难题。”临淄一房地产开发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女士感慨地说。在工程结算时发现,一项8年前的工程款现在已基本支付完,税款已扣,但没有发票。由于8年前扣税凭证设计存在缺陷,只有两联凭证,一份给被扣缴的建设单位,一份交税务机关,开发商没有任何凭证。当开发商找到建筑公司时,建筑公司答复时间太久,税票已丢失,如需重新开发票,需要补齐税款。这就意味着如果重开发票的话,公司需要重复缴纳30多万元的税款。
“我们的责任是为国聚财,但绝不多收税款。”了解情况后,临淄地税局工作人员的承诺让李女士放宽了心。但是8年过去了,地税系统的程序已经由淄博信息平台改成了全省大集中,又由大集中改为了现在的金三系统。没有登记的情况下,查找3000天前的税票,不是件容易事儿。临淄地税为此抽调了十几个工作人员,用了足足3天时间,才在上万张凭证中找到了那张薄薄的税单。为确保万无一失,该局联系了建筑公司所在的桓台地税局,确定该税单未被抵扣过后,为李女士补开了她需要的发票。
这只是市地税局优化纳税服务的一个缩影。为着力解决行政审批、办事效率、服务意识、办税负担、纳税诚信、规范执法等方面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和规范税务人,今年市地税系统开展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市地税局提出“一首问、三公开、三减负、六提速”的服务措施。即推行首问责任制;公开行政审批清单、公开执法权力清单、公开纳税人信用状况清单;减轻资料报送负担、减轻表单填写负担、减轻税务检查负担;提速宣传咨询、提速登记办理、提速发票领用、提速多元办税、提速涉税审批、提速投诉处理。该局共梳理登记、发票、证明、申报、征收五个业务域136项业务事项,减少提供资料的业务事项为76项,可减少提供资料203种;梳理备案类360项,审批类事项49项,认定评估类13项,共计优化和规范实际税收业务操作中的优惠事项108项。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纳税人的税法知情权不足的问题、办税服务厅排队问题、办税效率不高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明白缴税缴“放心税”
“过去常说缴税容易退税难,现在不光缴税退税都方便,重要的是通过专题培训后,对各项税款的收缴退款都明明白白的。”高青集中供热站办税员高艳霞感慨地说。国家出台退税政策后,高青地税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告知了企业。根据关于继续执行供热企业增值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的红利,企业享受到了房产税、土地税退税业务。
高艳霞介绍,以前办理退税需填写的材料繁多,许多材料都是一式三份,尤其退税申请必须手写,一点都不能出错,写五六遍是常事。办税服务厅受理后,审批通常要等两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现在,进门后就有办税引导员全程协助办理,一般30天内即可完成退税流程。重要的是,通过地税系统的免费培训后,对各项税收政策有了一定了解,提前就能算出该缴多少税,能退多少税,心里明明白白的,更便于企业的资金规划。
“培训班为纳税人与税务机关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平台。”高青县地税局局长陈慧介绍。为确保新办证纳税人能尽快熟悉办税流程、涉税事项。该局每月第一个星期五对新办证企业进行专题辅导已成了一项常规工作。同时,还结合纳税辅导、政策解析、申报提醒等开办各种专业性、针对性的辅导班,为纳税人解疑答惑。截至目前,该局已组织8期培训,培训纳税人500余户。
如何让纳税人明白交税、放心交税,在收好税的同时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一直是市地税局不断探讨的课题。市地税局一方面走访企业,发放调查问卷,开展热线服务等活动,主动征求企业意见和建议,了解企业涉税诉求,梳理办税工作,向纳税人发放“明白纸”,减少纳税人报送负担;一方面加强对纳税人的培训,通过送政策上门、开办培训学校、局长服务日等方式,让企业尽享应享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每月9日上午的地税局长服务日共接待纳税人1200余人次;全市纳税人税法培训学校共培训纳税人3300余人次;编印并免费向纳税人赠阅《纳税人之友》15000余册。同时,为将纳税服务工作做实做细,市地税局实行绿色通道服务,对全市“纳税和创新500强”企业发放了绿色通道服务卡,在每个县级局办税服务厅放置“绿色通道”窗口,持卡企业和弱势群体办理相关涉税业务时,可直接到“绿色通道”窗口进行办理。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