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唐坊乡村“变形”记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王克军 任玉姣

来源:淄博日报 2014-12-29 04:34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高青县唐坊镇实施的“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通过省级验收。记者进行了实地采访,看到唐坊镇乡村的大变化,村还是那个村,但容颜已改。从镇到村、从路到园,处处是公园,村村有景点,唐坊俨然成了一座大花园;从镇驻地到步家,从卫灵公到玉皇堂,一村一景、一村一韵、一村一品,不仅打造了天高水清的良好环境,更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存和美好记忆。

一村一景:“垃圾村”变身生态村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表象背后,是公共设施的匮乏。唐坊镇以“三清”、“四化”工程为抓手,着力构建网格化全覆盖管理体系,在各村配备了保洁员,统一配备了垃圾桶和挂桶式垃圾运输车,建设了垃圾压缩中转站一处,构建起“户收、村集、镇转运”的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网络,拆除乱搭乱建及脏、乱、差构筑物。在主干道及村内道路两侧、村庄周边栽种樱花、黄金槐、柿子树等绿化苗木;对村内和村间道路进行改造,在进村路及村内主要道路两侧安装高标准太阳能路灯。

卫灵公村的中心广场如同一座小花园,冬青等各类植被被修剪得整整齐齐,而不久以前这里就是个垃圾场。同样把垃圾场、废弃池塘变身为花园、广场的还有中杨文化广场、步家游园等。

一村一韵:文化元素让农村“心里美”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晚饭过后,唐坊各村的文化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几位正在热舞的大姐看到记者在拍照,热情地围拢过来。“我们这支广场舞队在全县比赛拿过大赛的第二名呢,这个大音响就是奖品”,话语间洋溢着自豪与幸福。文化元素成为今年唐坊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亮点。该镇深入挖掘,根据不同村庄的人文历史、风俗习惯、生产经营特点等,因地制宜打造集宣教与美化于一体的“一村一韵”特色文化墙,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时代主题,营造了浓郁的文明创建氛围。

一村一品:让农村变富变强

声名远播的渔具、膘肥体壮的黑牛、晶莹剔透的葡萄、通红诱人的西红柿、鲜嫩多汁的蜜桃、甜脆爽口的白莲藕……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扶持下,73个村依托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均培育起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一村一品”让农民找到致富门路,实现了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富裕、一个产业彰显一方特色的发展模式。

镇党委书记李杰说,“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我们争取支持与自筹资金相结合,选择镇驻地周边10个村作为‘美丽乡村\’示范片,吴家、孟君、荆官等8个村打造示范点,让这些老村焕发新活力、勃发新生机、实现新发展。”

新闻推荐

信贷扶持情暖“三农”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唐坊乡村“变形”记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王克军 任玉姣)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