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把冬闲“编”成冬忙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耿梦琪

来源:淄博日报 2014-12-28 04:34   https://www.yybnet.net/

12月27日,记者走进高青县花沟镇花一村芦苇编织合作社,看到三十多个妇女正在热火朝天地编织着草盒。只见她们脚底下踩着蒲苇,左手撑着盒子,右手这边一穿,那边一纳,置物盒就有了基本的形状。妇女们有说有笑,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呈现在记者面前。

合作社的编织能手王青笑眯眯地说:“原来到了冬天,就没啥子农活了,在家里闲着,看看孩子,串串门子,整天没啥事干,也没法子挣钱,过了秋天就等着过年。现在可不一样了,自从王家婶子(芦花合作社理事长王翠花)叫我们来编织,每天就来合作社编草盒草鞋,老姐妹们聚在一起,一边干活一边说笑,也不用按点来上班,不耽误接孩子上下学,不耽误回家做饭,一点都不耽误事儿。在这里头我算是编的快的,一天下来差不多50个,少说能挣个70块钱零花。”

合作社的负责人王翠花向记者介绍说:“一开始是我的本家侄子做出口编织生意,我看着侄子去卖编织筐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我们花沟镇就在黄河边上,蒲苇遍地都是,自己那几个老姐妹最近也没什么活计。我就跟着侄子学了几个时兴的样子,回来大家一起编了几次,挣了不少零花钱,大家一个带一个,没几天我这合作社的规模就做大了,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我这里学习,我又找了几个姐妹一起去多学了几个样子回来教大家,反正村里这时候在家也没什么事,做一个就挣一个,大家都愿意来我这里干,我这里啊天天能来几十个人哪,可忙活了。”

据了解,花沟镇地处于黄河之滨,蒲苇茂盛,因此原材料价格低廉,编织成本低,每个妇女每天编织30个手工艺术品,一天净赚50多元。花一村蒲苇编出来的手工艺术品种类繁多,有草鞋,草筐,置物盒等,用处多样,同时由于编织品近两年在国际市场上十分受欢迎,花一合作社的编织物已然走向世界,出口至英国、美国等国家。

新闻推荐

高青培训千名交通安全员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把冬闲“编”成冬忙 □本报记者 潘卫平 通讯员 耿梦琪)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