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大寒季节。记者来到高青县芦湖街道屋子村的时候,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董国营正和几个村民一起加工包装面粉。
记者饶有兴趣地问董国营:“这就是你说过的黑小麦吗,效益怎么样啊?”董国营笑着说:“去年街道上把村前的杜姚沟清淤疏浚后,水利条件极大地改善,小麦的产量达到了亩产1000斤以上。春节前这段时间的订单就有60多吨,这不正急着赶活呢。”
2013年7月,一场罕见的大暴雨将只有70多人的屋子村“大水围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村里的党员干部一起抗灾自救,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个袖珍小村。
董国营告诉记者,自从县里实施“百村万户扶贫工程”以来,村“两委”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发挥村里致富能手作用和群众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发展了獭兔养殖、绿化苗木、黑小麦种植等特色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致富项目和产业,群众收入过万元。
刚届不惑之年的董国营,自称“文化程度不高”的他,却是一个具有丰富市场经验的“能人”。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不满20岁的董国营就先后养过奶牛、肉鸭,几经磨练后,开始养殖獭兔。很快,董国营建起了种兔繁育基地,在县科协的帮助下注册了养殖协会。在很短时间内,他的养兔规模便达到了2万余只,种兔2000余只,成为全市同行业规模最大的养殖基地。董国营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一只兔子一年下7窝,一窝7只;一只幼兔市场价30元,一只兔子一年就挣近1500元。”村里跟着董国营养殖獭兔的就有10多户,他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向前来取经的群众提供技术、经验,还直接向养殖户提供兔苗和种兔,并帮着销售,用董国营自己话说就是“股份兔”。
他看准生态建设的大趋势,成立了广赢苗木种植合作社,将屋子村及朱家、董家和新五合等邻村2000多亩土地统一流转,吸纳本村及周边村60余户为社员,种植法国梧桐、白蜡、国槐、金叶榆等高档绿化苗木,远销于济宁、江苏、河北等地。听说黑小麦含有黑色素,有高营养、高滋补、高免疫之功能而被称为“益寿麦”的信息后,他成立了淄博泰昌农业公司,带领群众种起了黑小麦,每斤价格10元以上,增加了群众收入。
“今年有啥新打算没?”记者问他。董国营说:“最近,我们正在上一个小龙虾养殖的项目,小龙虾这东西,成活率高、生命力强。目前全省没有规模化养殖,市场缺口很大。”他借助本地的地理优势——低洼盐碱湿地,准备后续开发相关的配套加工产业。目前他已确定了“精品养殖示范园+市场营销”的发展模式,正在组建专门的销售团队,吸引养殖户加盟订单养殖,来年春天大干一场。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高青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