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记者来到高青县芦湖街道,在村居的街头巷尾,看到一幅幅绘制精美的宣传“诚、孝、仁、爱”和当地乡土文化的精美墙绘,引来过往群众驻足观看。由县文化部门和芦湖街道共同实施的“书画进村,美丽芦湖”行动让该街道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高青是中国书法之乡,民间书画爱好者众多,通过组织书画进村活动,既美化了百姓家园,又向群众展现了高青书画艺术和风土人情,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芦湖街道的申书记高兴地说。
在老董家古玩市场,伴随着春节的临近,游客络绎不绝,高青首个私人博物馆——树青碑刻书法博物馆向来往游客免费开放,每天接待数百人。馆长王术青兴奋地说:“以前搞收藏在自己家,东西摆不开,今年县里特批了文化优惠政策,我多年的博物馆梦终于实现了。”
像这样鲜活的例子还有很多,记者在高青采访的过程中不时能感受到这方水土的浓浓文化味,这一幅幅文化剪影正是高青县城乡文化建设的缩影。
近年来,高青县围绕“文化高青”建设,创新文化工作机制,盘活文化资源,给高青文化注入了发展的勃勃生机。2014年,一系列文化重点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陈庄—唐口遗址文物保护及展示方案》获国家文物局批复立项,考古遗址公园被定为全省首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今年4月开工建设;山大历史文化学院在高青县设立“山东大学齐文化遗址考古科研实践基地”,并将狄城遗址等文保项目纳入了长期工作计划;成功组织黑牛节及三大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26万余人次。
“2014年,高青县被评为‘中国书法之乡\’、‘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是近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这与我县采取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注重群众满意度等创新和激励机制密不可分。”谈到高青文化的跨越发展,县文化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雪一语道出原由。
临近春节,该县各镇的村文化大院里到处洋溢着洋洋喜气。广场舞、门球赛、读书会等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处处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去年,他们在全县9个镇、街道综合文化站,配备了完备的文化设施;投资483万元为548个村文化大院配备了图书、锣鼓、计算机、相机、音响、棋牌等设施,打通了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高城镇孟家村的王书记深有体会地说:“文化大院和文化广场是俺村最有人气儿的地方,县文化部门送文化真是送到了我们心坎上。”
孟家村只是高青县文化大院的一个缩影。据了解,高青县实现了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新建机关流动图书室,校园流动图书馆5处,成功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县”,在2014年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高青县获得全市第一名,其中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得分达85.81分,比上年提高7.3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
高青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高青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