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新闻 桓台新闻 高青新闻 沂源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淄博市 > 高青新闻 > 正文

四剂良方“扶贫记”

来源:淄博日报 2015-12-23 02:38   https://www.yybnet.net/

“杨书记为了俺们村,跑腿抹嘴,顶风冒雨,不怕苦不怕累,给俺们办了很多好事、实在事,俺们都可感激她了。”高青县田镇街道三龙村的村民向笔者这样说道。

“杨书记”就是村里的“第一书记”杨成坤。她利用近三年的时间,带领村民艰苦创业,使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富民产业落地开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县妇联副主席杨成坤担任三龙村的“第一书记”。到村后,经过深入调研摸底,她发现,尽管这个村离县城仅有10余里,人均耕地近5亩,但大部分群众的日子却过得非常紧巴。村民的穷苦和难处深深地触动了她。

触动杨成坤的还有群众盼富的矛盾心理。过去,三龙村的村民曾经冒着风险从银行贷款建起了畜牧小区,准备大干一番,但受各种因素影响,最终没能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银行债务和创业的艰险让村民们变得畏手畏脚,虽然急切地想富盼富,却再也不敢轻易行动。

要想富,村班子建设是第一步。为此,杨成坤开出了富民强村的第一张良方:加强村班子建设,打造团结创新的村级组织。在田镇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杨成坤带领村班子扎实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按照“四议两公开一审查”制度研究决定村级重要事项。在村“两委”换届和一些重大事项上,杨成坤盯上靠上,引导村民团结奋进,共同制定了脱贫致富的新思路。

确定发展思路后,杨成坤开出了第二张良方:建设基础设施,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她积极协调交通、供电、民政、住建、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农电改造、修桥铺路、自来水改造、环境整治、绿色产品农灌项目等一系列“改貌”“健体”工程先后实施。县妇联先后购置了上万元物资,支持村内基础设施建设。自来水免费通到家门口、24小时不间断供水、贫困户危房改造、晒粮时节路灯提供照明等一系列惠民措施让村民竖起了大拇指;700余米长的村中心路改造、三龙村至老张田路连线通车、两座新上的高配变压器、方便生产的3座桥涵、灌通沟渠的排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幸福指数。

紧接着,杨成坤拿出了第三张良方:发挥优势,带领村民多元致富。发挥村里养殖产业带头人的作用,规范原有的肉鸡肉鸭养殖,建起了10万只肉鸡肉鸭、500头生态猪标准化养殖基地,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挂靠知名加工公司,实行订单式养殖,丰厚的利润鼓起了养殖专业户的口袋。同时,借助临近县城的区位优势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先后建起了孔雀养殖基地等项目。帮助村民发挥自身特长,发展起了老粗布加工、绿化苗木种植、蔬菜种植、有机小麦繁育种植基地、黑牛养殖、塑料瓶盖加工、混凝土搅拌站等项目。

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这是杨成坤拿出的彻底治穷根的第四张良方。包村以来,她走访了村里的100余户党员群众,对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重点走访,撰写民情日志50余篇,形成调研报告2篇,对村里的长远发展作出规划。杨成坤深知,在改善群众物质生活的同时,更要注重他们的精神生活,这才能帮助他们在真正意义上致富奔康。她积极协调,在村里建起了文化书屋,配备培训桌椅、书橱、电脑、影视库和图书等;建设健身广场,配备健身器材,组建巾帼健身队,评选好媳妇好婆婆,大力宣传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经过不懈努力,崇德向善、邻里和睦的良好村风日渐浓厚。

(王克军)

新闻推荐

冬闲时节高青县花沟镇的妇女们却闲不下来在当地的陶瓷

...

高青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青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雪中送温暖2016-01-07 18:14
猜你喜欢:
评论:(四剂良方“扶贫记”)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